“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谈到这些描写农耕的诗句,TOP君相信小伙伴们都能滔滔不绝地背上很多首,可要说真正的农耕生活,大家谁又真正体验过呢?
不过不用感到遗憾!这不,清华附中的同学们就趁着大好的春日,暂放了手中勤学的笔,投身到田间,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学农教育课!,快和TOP君一起,跟上他们的脚步,一起去田间地头感受农家生活吧!
一大早,清华附中的这群“小农民”就赶到学校,乘坐大巴车前往学农基地。一路上,农学老师讲解了有关农耕文明、土壤形成、节气文化等趣闻知识,也许是路上的颠簸助燃了同学们心中对土地的渴望,大家都兴奋不已,对未知的学农课程充满好奇,也让他们对在另一个环境投身于另一种学习充满了期待。
很快,随着大巴课堂上的欢歌笑语,同学们抵达了位于北京东郊的清华附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下车后同学们在学农老师的带领下做了劳动前的热身运动,每人还发了一顶编制草帽和一双线手套的“学农套装”,你别说,还真有点农民伯伯的感觉啦!
随后,同学们怀着忐忑而又激动的心情穿过了紫藤萝走廊,就进入了清华附中“学农劳动教育”的主战场——这片开阔的黄土地上插着五颜六色的旗子,他们分别代表6个中队:红旗中队、蓝旗中队、紫旗中队、绿旗中队、黄旗中队、橙旗中队。
在老师再三强调安全规则等事项之后,本次农学田耕之旅就正式开始啦!今天的劳动主题是耕地耙耘之“整地作畦”,通俗来说就是翻土、作畦、起垄等工作。你可别小瞧它们,这可是我们的老祖宗在春秋时期就发明的,是农业生产种植的第一步!就如同盖房子打地基一样,“整地作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按照“老把式”的话来说,地不平就会带来温不平,水不平,肥不平,庄稼高矮不平,产量不平,这一系列的不平均会使得粮食生长受到很大的影响!看来这个学农第一步就不容轻忽啊!
随后,农事指导员给大家讲解起了农事工具的使用,并干净利落地做了一套整地作畦的步骤流程示范:如何测量畦距拉线起垄,如何踩实垄面成梯形布列,如何耙土使其松软平整。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地点点头、互相交流。
接着,同学们就按照农事指导老师的示范做起了农活——打桩、培土、起垄……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只见各个小块土地上,有的同学在指挥着,有的正在幅度很小的挥动着铁锨培土,有的在踩埂,还有的已经在为下一个畦埂钉标绳了,也有同学在稍作休息喝口水,还有些同学在对着正在培土的畦埂和已经做好的畦埂相互交流着。好一个农忙时节!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中午,太阳尽情地释放着它的能量,可同学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很快大家就开始汗流浃背了,真正体会了一回“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状态。终于,一块块土地平整、田垄横平竖直的农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有同学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扶着铁耙,望着这片土地,想象着秋天麦穗弯腰,蔬菜满畦的丰收景象,心情也不由得激动起来。期待着下一次再来到这片土地上耕耘,期待着收获的那一天!”
成果·收获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