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院特辑莺歌燕舞齐欢鸣,春光如意怡情

什么是春分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春分节气,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雨水也要多起来。

春分活动

1

非常有趣的节日习俗之一。春分这天人们通常选择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小心翼翼的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此传统起源于年前的中国,“春分到,蛋儿俏”,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到来。

2

“春菜”是一种野苋xian菜,嫩绿的,细细一颗,约有巴掌长短。逢春分这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来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此汤祈求身壮力健,“春汤灌肠,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3

“春分日,酿酒拌醋,移花接木”,造春分酒是北方流传较为广泛的习俗。春分这天不仅要酿酒,还要用酒、醋祭祀先农,祈求庄稼丰收。

4

春分每家都要吃汤圆,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签穿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5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记载:“祭日于坛”。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重要场所叫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

春分养生

饮食养生

多吃时令蔬果,豆芽、豆苗、莴苣等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豆芽最适合春季吃,有清热、疏肝、健脾胃的功效。水果食用桑葚、樱桃、草莓等,能润肺生津,滋养补肝。

补肝益肾

春分应注意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甘味食物如枸杞子、核桃、大枣、花生、桂圆等。还可以泡点菊花茶、薄荷水,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酒伤肝,春分时节不宜饮酒。春分时期风多、风大,易感冒流涕,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春分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春分前后调解情志,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农事活动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古代不少地区有春分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醋的风俗。北方地区需抗御春旱,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江南地区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谚语云“冷尾暖头,下秧不愁”。

春分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END

编辑

宣传部任兆雨赵广亮

审核

张铭洋

指导教师

李嘉昕

出品

美术与设计学院行于至美止于至善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by/1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