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幼虫的污染,喝这样的水,用这样的水洗食品、餐具或刷牙、漱口容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注意饮用水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进行消毒呢?卫监君告诉你一些有关饮用水消毒知识。1.如何选择饮用水消毒剂?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饮用水消毒剂必须选择取得有效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或是取得有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消毒剂,并有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其适用范围包括饮用水消毒。严禁选择和使用非饮用水消毒剂。2.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有效氯含量及稳定性有哪些规定?答:《漂白粉、漂粉精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规定,漂白粉有效氯含量应>20%,6个月内有效氯含量降解率应≤15%;漂粉精有效氯含量应>55%,12个月内有效氯含量降解率应<10%。产品有效期内的有效氯含量不得低于标识范围的下限值。3.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有效氯含量及稳定性有哪些规定?答:《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规定,次氯酸钠类有效氯含量在4~7%之间,有效期不得低于6个月。在标识的有效期内,有效氯含量不得低于标识有效氯含量下限值、且应≥4%,有效氯含量下降率≤15%。4.饮用水消毒时加氯量应是多少?答:饮用水消毒时的加氯量是指需氯量与余氯之和。需氯量是指因灭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的氯量;水中剩余的氯量即为余氯。具体加氯量:清洁水为2mg/L、水质较混浊时为3~5mg/L、过量氯消毒法为10~15mg/L(过量氯消毒法适用于水厂、管网、水井被破坏或污染以及新的开始使用前)。5..饮用水消毒时如何计算水量?答:盛水容器为方形与圆形时,计算公式如下:圆桶(井)水量(m3)=R2(m)×水深(m)×π;方桶(井)水量(m3)=长(m)×宽(m)×水深(m)。6.饮用水消毒时如何计算消毒剂的投加量?答:消毒剂的投加量按下列公式计算:消毒剂的投加量(g)=水量(m3)×加氯量(mg/L)/消毒剂有效氯含量%。7.含氯消毒剂如何投加?答:消毒剂分为粉剂、片剂、泡腾片、液体剂型。粉剂直接加水调成浓溶液,片剂应当先碾碎加水搅拌至糊状,再加水调成浓溶液,澄清后将上清液倒入水中;泡腾片和液体剂型可直接加入水中。投药后,应不断搅动使之与水混合均匀,30min后测余氯在0.3~0.7mg/L即可使用。若余氯达不到,则应增加消毒剂量。8.配制和使用含氯消毒剂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含氯消毒剂应现用现配。由于含氯消毒剂稳定性较差,应用试纸法现场快速测定有效氯含量,按实际测定浓度用药。消毒液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不能使用金属容器配制消毒液,在饮用水进行消毒时也不宜使用金属容器,并应在操作中做好个人防护。漂白粉精片易吸水潮解,应保存于密封容器中。9.遭受污染的井水如何清洗消毒?答:先将井水抽干(若井水中查出致病菌,应先消毒后再抽干),清除井壁和井底的污物,用3~5%漂白粉溶液清洗后,再按加氯量10~15mg/L投加,等待12~24h后把井水抽干,待再来水即可消毒取用,必要时经细菌学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受污染的蓄水池(箱)的清洗消毒可参照此法。10.如何对井水进行持续消毒?答:为减少对井水频繁消毒,并持续保持一定的余氯,可用持续消毒法。用竹筒、塑料瓶等装~g漂白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系上浮标(木板或竹筒)使药瓶位于水面下60cm左右。消毒1吨井水需预先在药瓶上部钻孔1~2个、孔径0.5cm左右,水量每增加1吨,就增加小孔1~2个。余氯不足时增加小孔数,余氯过多时减少小孔数。当从井中提水时,由于药瓶受水震动作用,消毒药液从小孔缓慢溢出,达到消毒目的。根据使用情况,每个药瓶内消毒剂通常1~2周换1次。在使用过程中须注意防止药瓶浮出水面、歪倒以及小孔堵塞。11.被淹没的自来水厂如何清洗消毒?答:先清出构筑物内的淤泥后清洗并排空污水;内壁使用3%~5%的漂白粉液清洗,然后加满池水,按有效氯量10~15mg/L投入,保持12~24h,池水中余氯含量不低于1mg/L;将池水抽干,再用清水冲洗一次即可恢复生产。输配水管道也应按上述方法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洗。对于覆盖范围较大的配水系统,可采用逐段消毒、冲洗的方式。12.水中余氯过高时如何进行脱氯处理?答:水中余氯过高(有明显氯味)时,饮用前可用煮沸、吸附和化学中和等方法进行脱氯处理,以刚好使氯味消失的用量为准。使用硫代硫酸钠用量为余氯的1.7倍以上;用亚硫酸钠用量为余氯的3.5倍。
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白癜风怎么预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l/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