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消毒、灭菌?
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杀灭,使其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并非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
灭菌: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清除或杀灭,特别是抵抗力最强的细菌芽孢。
二、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相对的,不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灭菌——绝对的,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三、物品处理的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四、医院常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1、物理法:压力蒸汽、干热(烤箱)、电离辐射、微波、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等离子、强光、过滤除菌等。
(1)压力蒸汽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用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设备类别
物品类别
温度
所需最短时间
压力
下排气式
敷料
℃
30min
.9Kpa
器械
℃
20min
.9Kpa
预真空式
器械、敷料
~℃
4min
.8Kpa
(2)快速压力灭菌:用于耐高温、高湿祼露的医用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物品种类
灭菌时间
下排气
预真空
不带孔物品
3min
3min
带孔物品
10min
4min
不带孔+带孔物品
10min
4min
(3)干热灭菌:用于耐热,不耐湿、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如油脂、粉末和金属、玻璃等制品的消毒和灭菌。
灭菌温度
所需最短灭菌时间
℃
2h
℃
1h
℃
30min
(4)电离辐射:用于不耐热的物品灭菌,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输血器等)、精密医疗仪器、生物医学制品、节育用具及金属等。
(5)微波:通过物质分子以每秒几十亿次振动,摩擦而产生热量,从而达到高热消毒的作用。常用于食品、餐具的处理,化验单据、票证的消毒,医疗药品、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的消毒灭菌。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微波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细菌芽胞、真菌孢子等各种微生物。
(6)紫外线;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的消毒。
注意: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时应戴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
(7)红外线:适用于表面平坦或导热性强物品的处理,如手术器械、注射器及其他玻璃器皿等。
消毒原理
最高温度
作用时间
远红外线快速恒温
℃
自动输送式红外线
℃
30min
真空红外线
℃
7min
(8)等离子:介质气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离,产生含有大量电子、离子、原子、分子、活性自由基以及射线的低温等离子体,其中活性自由基和紫外射线及带电粒子对细菌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构成对细菌或病毒全方位的灭杀环境。
介质气体
作用浓度
灭菌腔壁温度
相对湿度
灭菌时间
过氧化氢
6mg/L
45℃~65℃
28~75min
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
不适用灭菌物品:
1)本产品内不能放入纸类及脱脂棉之类含有植物纤维制品
2)无法对液体及水分含量较高的物品进行灭菌
3)无法对粉状物品进行灭菌
(9)环氧乙烷(EtO或EO):用于那些不能用消毒剂浸泡,干热、压力、蒸汽及其他化学气体灭菌之物品的灭菌。
1、能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2、灭菌物品可以被包裹、整体封装,可保持使用前呈无菌状态。3、相对而言,EO不腐蚀塑料、金属和橡胶,不会使物品发生变黄变脆。4、能穿透形态不规则物品并灭菌。
环氧乙烷作用浓度
灭菌温度
相对温度
灭菌时间
mg/L~1mg/L
37℃~53℃
40%~80%
1h~6h
(10)巴氏消毒(巴斯德消毒)巴氏消毒≠84消毒
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杀死病菌,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主要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一般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37℃)。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消毒温度:76~79°C(~°F)30min。
2、化学法:所有的化学消毒剂都是有毒性,尽量少用消毒剂。
(1)按杀菌能力分类:
①、高效(水平)消毒剂:能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各种微生物。含氯,过氧化物,醛类消毒剂,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甲醛、戊二醛和环氧已烷,万福金安等。
②、中效(水平)消毒剂:能杀灭除细菌芽孢在外的各种微生物。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③、低效(水平)消毒剂: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和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肺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三氯散、百毒杀。
(2)按化学性质分类
①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高锰酸钾(PP粉)……。
②、含氯消毒剂: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钠,漂白粉……
③、醛类消毒剂:能产生自由酫基再适当条件下与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某些其他成分发生反应。如甲醛,戊二醛……
④、碘类消毒剂:是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如碘酒,碘伏(聚维酮碘),季铵盐碘,百菌消……
⑤、酚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
⑥、醇类消毒剂:破坏蛋白质的肤健,解脱表面的水膜及溶解,引起微生物新陈代谢障碍。如乙醇(酒精)和异丙醇。
⑦、双胍类及季铵盐类消毒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如洗必太,新洁尔,消毒宁,百毒杀,度米芬,拜洁。
五、PBNP呼吸机主要附件的消毒灭菌方法及建议BPBPBEHT70呼吸机上使用的过滤器或管道回路等主要附件的消毒灭菌方法的建议:
1、吸气端过滤器:
可采用压力蒸汽(高温高压),不建议使用环氧乙烷(EtO或EO)、过氧化氢等离子消毒方法,禁止浸泡消毒。
2、呼出端过滤器:
可采用压力蒸汽(高温高压),不建议使用环氧乙烷(EtO或EO)、过氧化氢等离子消毒方法,禁止浸泡消毒。
3、广德昌原配的呼吸管路(含集水杯):
可采用压力蒸汽(高温高压),巴氏消毒,不含醛类苯酚类物质的化学浸泡消毒方法.
4、广德昌原配的湿化罐:
可以采用高温高压,环氧乙烷,巴氏消毒,以及化学浸泡:Cidex戊二醛、Phenol苯酚(石炭酸)、hydrogenperoxide过氧化氢。
注意:
无论是使用压力蒸汽、快速压力灭菌,干热(烤箱)……等高温类的消毒或灭菌方法,被消毒的物品务必在消毒设备内进行降温,万万不能直接取出来,自然降温,这样很容易造成被消毒物品的龟裂。这个例子,我是有亲身经历的,一次损坏了8个湿化罐。
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