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过程中,消毒剂的使用比较频繁,但是由于水质、菌株耐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按常规量使用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于是在使用中一些用户盲目加大用量,导致养殖动物出现中毒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这里对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做以介绍,供大家参考。
1、三氯异氰尿酸
三氯异氰尿酸,别名强氯精、鱼安,国际商品名TCCA,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本品为白色粉末,有微氯臭,效果不受养殖水体的酸碱度影响,受水中有机物的影响也小。在水中分解出次氯酸和异氰尿酸,异氰尿酸能阻止次氯酸的迅速分解,所以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常用的是有效氯含量为30%和50%两种规格,一般采用元明粉作为载体稀释而成。
三氯异氰尿酸广泛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常规遍洒浓度为0.1-0.5g/m3(以有效氯计,下同),其安全浓度为0.g/m3。不同鱼类对其敏感性不同,水温升高,毒性增强。
在使用时不能与酸碱类物质混存或合并使用,以免产生反应;本品对金属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可用金属容器盛装;溶解时一定要先盛好水,再向水中缓慢加入三氯异氰尿酸,边搅拌边加,切忌不可先倒出三氯异氰尿酸,再向里加水,否则会结成硬块,无法溶解,因此在贮存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包转破损吸潮结块。当使用量过大可用“护水解毒宝”中和,用量为有效氯超出量的1.7倍以上。
2、溴氯海因
溴氯海因为类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次氯酸的刺激性气味,在水中能不断释放出Br—和Cl—形成次溴酸和次氯酸,将菌体内的生物酶氧化分解而失效,起到杀菌作用。常见的为含量为8%、24%和30%的溴氯海因粉。溴氯海因也为含氯消毒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与三氯异氰尿酸相同。
3、聚维酮碘
聚维酮碘,别名聚乙烯吡咯烷酮碘、碘络酮,是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的络合物,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低毒、低刺激等优点而广泛用于临床,对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常用的为10%聚维酮碘溶液。
碘制剂见光易分解,因此贮存时应避光保存;其杀菌作用可受有机质的影响而减弱,所以当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水质过肥时应适当加大用量。
4、戊二醛
戊二醛(简称GA),又名1,5-戊二醛,是一种饱和直链脂肪族二元醛,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非氧化型广谱杀菌剂,对繁殖型的细菌、病毒、分枝杆菌、致病性霉菌和细菌芽胞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市场上常见的有5%、10%、20%三种含量的戊二醛溶液。
5、苯扎溴铵
苯扎溴铵,又名溴苄烷胺、新洁尔灭,为溴化二甲基苄基烃铵的混合物,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强力振摇则可产生大量泡沫。本品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作用较强,但对绿脓杆菌、抗酸杆菌和细菌芽孢效果较差。常见的有5%、10%、20%、45%四种含量规格。使用中禁止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类、碘化物和过氧化物混用。同时水体pH对消毒效果影响显著,在碱性环境中杀菌效果好,pH越高,杀菌作用越好。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