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闭舱室中发生中毒事故,正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这并非不可预防,如果做好安全防护并按照正规流程作业,可避免更多悲剧上演。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24日早,4名港口工人在停靠在巴西波图塞尔港(Portocel)的散货船SEPETIBABAY上作业时,吸入有毒气体,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住院的悲剧。
当地工会透露,当时这艘船当时正在装卸用某种气体保护过的木材。1名工人在作业时失去知觉,另外3人在试图帮助他时,也中毒受伤。之后,其中一人设法爬到甲板上,但中毒严重,不过其他人都没能这么幸运,均不幸中毒身亡。
事实上,封闭舱室中的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今年4月份,在新西兰内皮尔港(Napier),6名装卸工人在靠泊于该港的一艘名为NORDYILAN上作业时,吸入一氧化碳中毒。好在发现和抢救及时,几名中毒工人已经出院。
还有报道称,近期在印度某港口停泊的一艘运煤船上,有船员在进入装有煤炭的舱室后中毒,其他船员前去救援后,也先后中毒。据报道,3名船员均为中国籍,中毒后,在拖轮以及代理的帮助下医院,但不幸的是,其中两名伤员仍不幸遇难,另一名病情较为严重。
究竟是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进入封闭舱室作业时,又应注意哪些问题?
★进入封闭舱室作业前,应对封闭处所进行充足通风,并对其进行测氧、测爆以及有毒气体进行全方位检测,特别是处所底部和边角处,必要时应该穿戴呼吸器下舱进行气体检测。
★进入封闭舱室作业前,一定要再次对进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让每一个人明白通信程序,包括通信时间间隔、紧急情况撤离程序、撤离路线等。当怀疑通风系统发生故障或空气检测显示与安全标准有差异时,必须马上撤离。进入封闭舱室时,至少应有两人同行,第三个人必须带有通信工具在舱口守护,每30秒钟与舱内的工作人员联系一次,如有异样,应立即报告。
★进入封闭处所前,应按相关程序要求,安排好立即可用的救援和急救设备,如担架、急救药箱等,并且应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检测,保证设备功能正常。
★个人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特别是在发生险情后,首先应按照急计划实施,否则不仅救不了人,很有可能连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障,造成更多伤亡。
★公司在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时,对于封闭处所作业,应参考《进入船上封闭处所的建议案》,并按《SOLAS公约》要求,每两个月进行定期演习。对船舶每一特定位置的封闭处所的作业,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估,针对评估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END·
本期编辑:刘颖平
审发:王禹
(点击小程序卡片,跳转掌上船期小程序查看船东精品航线)
文/Tracy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