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消毒剂牌子很多,商品名称千奇百怪各有特色,让人感觉眼花缭乱。其实,如果养户了解一些化学药品的常识,就能够明白,万变不离其宗,目前能应用于水产的消毒剂,只有有限的几种。而明白了这一点,在治疗鱼病的时候就能避开渔药商品名称设置的陷阱,仔细辨别其药品说明中的成分说明,从而找到适宜自己养殖鱼的药品。
在水产上常用的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三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以及由此引伸的一些消毒剂,像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
常用的过氧化物消毒剂为二氧化氯和最近新上市的第五代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
常用的醛类消毒剂有甲醛(40%的甲醛也叫福尔马林)、戊二醛以及复方戊二醛等。含碘消毒剂水产上主要使用的有PVP-I、双链季铵盐络合碘两种。
含氯消毒剂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水产养殖消毒剂的重要位置,该类消毒剂的优点是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较强的芽孢;缺点是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易丧失其有效成分。
含溴消毒剂和含氯消毒剂其杀菌机理和特点基本一致,都属于卤素类的,都是通过氧化使细菌蛋白变性来达到消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作为第五代消毒剂,真正达到了高效、安全、无残留,但因其目前使用成本偏高,多用于虾蟹及一些名优水产品养殖上。
醛类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上常用的有甲醛、戊二醛和复方戊二醛。其杀菌灭毒机理是通过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
含碘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如常用的PVP-I和双链季铵盐。其杀菌灭毒机理是卤化微生物蛋白质使其死亡。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且相比上面两类消毒剂其对水产动物的刺激性小、安全性高。
总之,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把握其特点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准确、安全需在实际使用时先从低档的消毒剂用起,若还未达到消毒目标或据当时情形需要,再使用高档的消毒剂。即遵循氯制剂、溴制剂、双链季铵盐类、碘制剂、二氧化氯的过程,以控制消毒成本,并且消毒剂结构上的交替使用有利于防止耐药性菌株的出现。
在具体选择何种消毒剂时也要把握其侧重点。比如PVP-I侧重用于病毒性感染疾病和以感染病毒为主的复合性疾病;
双链季铵盐类侧重用于抗应激能力差或对水环境要求严格的特种水产和一般水产的苗种阶段;
氯制剂和二溴海因等溴制剂因其成本低侧重用于对普通鱼类的常规消毒;
而二氧化氯侧重用于对水体理化因子较为复杂的水体消毒;
醛类消毒剂则侧重用于对密集养殖的消毒和在上述消毒剂使用结果不理想情况下的消毒。
(来源:今日水产)
特别提醒!!近期我们推出了“巡塘小助手”这个小游戏,以便帮助大家更系统的巡塘。并且我们将文章进行了详细分类,虾友们可以很快速的查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哦!小编带你看一下具体怎么进入吧!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改删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