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经常会遇到空调滤芯霉变、车窗起雾的情况,不仅影响行车,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只要你看完此文,这些都不是事儿啦~
天气闷热,
不少车主会使用空调。
然而一打开汽车空调,
一股霉味扑鼻而来。
▼
汽车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积累一些灰尘、细菌,有的甚至会吸入树叶等杂质,而梅雨季节空气湿度较高,空调系统内潮湿阴暗的角落,成为霉菌大量繁殖的温床,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异味。
有三种比较有效的空调除异味方法,值得一试。
①更换蒸发器设备,并清洗空调加热装置外壳的底部;
②清洗蒸发器,并向空调加热装置外壳的底部喷消毒剂,消除里面的霉菌;
③把空调打到热风挡最高温度,连续开15分钟,霉味就会有效去除,自行清除霉菌和异味。
如果还有异味,那只能及时更换空调滤芯,对车辆空调风道进行清洗。相比较汽车贴膜的“墨镜”作用,空调滤芯的功能更类似于汽车口罩,而且也需要及时的清洗和更换。
误区一:上车后立即开空调
不少车主经常是一上车就马上打开空调,其实车辆刚启动即让空调满负荷运作,不仅会对电瓶以及空调本身造成损伤,降温效果也并不显著。最佳方法是车主刚进入车内以后,要是感觉车厢内温度较高,可以先打开车窗通风,通过在行驶中内外空气的流动来降低车内温度,之后再打开空调降温。
误区二:内循环一开到底
内循环制冷效果好又省油,所以部分车主只使用空调内循环系统。事实上,这样时间久了会导致车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空气含氧量也会越来越低,不仅对车主的呼吸系统有很大的危害,某些极端条件下甚至会出现车内驾乘人员头晕缺氧的情况!所以内循环、外循环最好交替使用。
误区三:空调长期处于休眠期
一些车主可能很少或者基本不使用空调,汽车空调实际上是长期处于休眠期。长期搁置对空调的损害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容易滋生很多霉菌,影响车内空气质量。作为车厢内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汽车空调系统,如果一段时间不使用就可能会出现“发霉”,散发难闻的味道。
误区四:空调不脏不清洗
车载空调要记得定时清洗,如果不清洗,时间久了就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雾气和灰尘很容易与冷凝水黏合堵塞在蒸发器等部件上,不仅影响空调的使用,增加电耗、噪音,降低空调系统使用寿命,产生的霉菌、杂质、异味,也会影响车内人员的健康。
误区五:开空调停车休息
停车关窗开着空调休息,发动机会因运转速度慢,汽油燃烧不完全而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加上车窗紧闭,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容易头痛、胸闷,甚至窒息身亡。
说完了空调除味,
在聊聊车窗起雾的事。
遇到车窗起雾,
该怎么解决这个小麻烦呢?
▼
1.车内外温差大时车窗很容易起雾,起雾的原因是车窗玻璃与外界相接触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凝结在玻璃上形成雾气。
2.在空气湿度一定时,如果车窗温度低于露点温度,就很容易在车窗的表面形成结露,前风挡玻璃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起雾现象。
3.如果车窗两边的温度不一样,温度低的那一面的表面水分的饱和蒸汽压低于周围环境的蒸汽压,水汽就会聚集到玻璃表面,以微小的水珠形式渗析出来,形成我们常见的雾气。
4.此外,露点温度与起雾现象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露点的温度高于0摄氏度,就会出现结雾现象;如果露点温度低于0摄氏度,就会出现结霜现象。
最原始办法:用干布或纸巾擦
优点:立竿见影
缺点:费力,不安全,擦过后留痕
最原始的办法,就是直接用干布擦拭玻璃。老司机们常备一条毛巾,趁着红绿灯停车时就使劲擦玻璃。方法虽然原始,用的人却不少,但相对比较费劲,擦拭过后玻璃上还会留下痕迹,不仅很快又会起雾并且容易发生事故。
最有效办法:打开空调热风吹
优点:全车车窗无雾气
缺点:增加能耗以及发动机负担
办法是先启动空调,将温度调至暖风,用空调热风来将车内雾气烘干。这样一来,不光是前挡风玻璃,四周的车窗也都明净透亮,但是增加能耗以及发动机负担。
最创意办法:洗洁精配合干布擦
优点:保证长期除雾效果
缺点:要事先处理
选个晴天,拿洗洁精兑水(1:6),用海绵均匀涂抹于车内玻璃上,等干了后用擦车毛巾擦干净,不留印子。一般情况下两到三周更新一次保持效果。
最简单的方法:开窗对流
优势:零耗油
劣势:耗时、雨停时才能用
如果雾气不大的话,我们可以将两侧的车窗打开一条缝隙,这样车内的空气进行对流,车内的温度慢慢接近车外温度,雾气就会散去。
备选方法:使用专用除雾产品
优点:暂不明确
缺点:增加额外花费
一些可以除雾的产品。例如一些专用的除雾剂,每次使用时在车窗上均匀喷洒,在玻璃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雾气形成。
长城会2016第27届长城国际心脏紧急扩散quot中国移动失联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