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内急救应急预案为应对突发事件提高院内应急反应能力与救治能力,快速及时地做好伤病员的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重大突发事件院内急救应急预案。一、成立急救应急抢救委员会主任委员:院长副主任委员:业务副院长、后勤副院长、医务科主任委员:门诊办主任、院办主任、急诊科主任、内科主任、骨科主任、普外科主任、烧伤科主任、神经内科主任、神经外科主任、神经介入科主任、肛肠科主任、麻醉科主任、药剂科主任、放射科主任、输血科主任、检验科主任、信息科主任。急救应急抢救委员会职责:1、急救应急抢救委员会,负责研究院内急救预案的制定、组织、协调、实施、讲评等工作。2、医务科负责急救应急抢救委员会日常工作的实施及急救信息汇总上传工作。院总值班负责夜间、节假日急救应急抢救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的汇报、上传工作。3、急救应急抢救委员要负责建立本科室切实可行的突发应急预案(尤其是急诊科、烧伤科、创伤科、神外科、手术室、放射科),同时制定相关病种抢救预案,促使临床医生在抢救过程中做到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急性心肌梗塞抢救预案、急性冠脉综合症抢救预案、大面积烧伤抢救预案、吸入性损伤抢救预案、大量失血抢救预案、多发性复合伤抢救预案、感染性休克抢救预案、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抢救预案、急性输血不良反应抢救预案)二、成立院内突发事件应急抢救组、医疗专家组(抢救组人员梯队及专家组人员名单附后)应急抢救组职责:1、组长(急诊科值班组长为应急抢救组组长),负责抢救工作整体运行,接诊、检诊、医生分组、各岗位落实、伤病员分流运送、伤病员信息资料收集(登记、病历资料、检查、治疗、伤病员转归等项内容)。2、遵照急诊处置抢救原则,先重后轻,危重伤病员在运送检查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全程监护,以保伤病员安全。3、参加抢救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动作迅速而准确,听从指挥,密切配合工作。4、对于危重伤病员,抢救组长要指定专人负责,对伤病员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记录,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请示上级医生,使伤病员得到有效的治疗。医疗专家组职责:医疗专家组负责危重伤病员会诊,指导抢救和治疗,以伤病员第一诊断所属科室专家为抢救治疗负责人。应急预案启动由院长或业务院长发布启动。启动标准:1、危重伤病员在5人以上。2、伤病员在10人以上。3、北京市发生的交通、集体中毒等有重大影响的3人以上危重症伤病员或同时有死亡的。发生1、2、3其中一项即可启动应急预案。4、伤病员在10人以下,在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或急诊值班组长的指挥下,积极组织救治工作。同时根据伤病员的病情请相关科室的二线会诊、协助救治。当遇到疑难危重伤病员时,及时请相关科主任到现场指导救治工作。伤病员同时来院3人以上者,急诊科值班医生及时向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报告伤病员的伤情。伤病员的伤情是否报告上级领导,由院长或主管院长决定。三、院内应急救治流程1、统一协调、合理分工、做好迎接准备。(1)正常工作时间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接到通知后,根据伤病员数量与病情准备抢救物品、场地,安排人员。夜间、节假日急诊值班组长接到通知后,在做好迎接伤病员准备工作的同时,即刻通知急诊科主任,急诊科主任以最快的速度到现场。(2)急诊科接到伤病员来院的通知后,马上通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医务科、院总值班接到通知后即赴现场协调工作。同时根据伤病员人数及伤情,通知主管院长或院长。(3)急诊科主任为现场抢救总指挥。急诊科主任暂未到现场时,急诊科值班组长为现场抢救应急指挥,医务科、院总值班协助值班组长做好相关的抢救协调工作,院内各级人员接到抢救通知后5分钟内到抢救现场,院外各级人员接到抢救通知后原则上在30分钟内赶到抢救现场。(4)成批伤病员到院时,急诊科要将留观室、处置室、小抢救室、大抢救室全部变为抢救室,使危重伤病员得到及时抢救。将输液室做为轻伤病员候诊室。门诊大厅作为检诊、分流的场所。当急诊科无法容纳急危重伤病员抢救时,伤病员要进行分流,以伤病员的第一诊断为主,收入相关病区进行抢救。对于需收住院的伤病员,各病区要做好床位调整。如果各病区因床位原因无法接纳伤病员抢救或住院时,由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上报丰台卫生局,请求援助处理。(5)对突发应急伤病员,要认真做好各种登记,统一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员医疗信息表,认真记录伤病员病情、治疗、处置经过、初步诊断、转归等。简化挂号、收费、化验、检查、取药等程序。避免需及时处置的伤病员得不到及时处理,同时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我们记录不完整而造成事后取证困难。2、凡参加应急抢救工作的人员必须服从领导、履行职责,科室和个人必须积极主动、克服困难,对分管的伤病员要做到全程陪同直至结束,安全有效地完成应急抢救工作。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员,伤情复杂、病变迅速、死亡率高、并发症多,要求参加抢救工作的各级人员做到快速检诊、分级处理、及早安置、提高抢救成功率。(1)仔细观察,迅速判断。(2)根据伤病员病情,分别以不同颜色做标识,贴在伤病员左胸前上方,以示伤病员的病情状况。(3)在检诊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将伤病员的贵重物品进行登记并妥善保管(手机、钱包、首饰等)。四、医疗信息处理,抢救组人员联系1、急诊科要有专人负责伤病员信息登记、收集工作。2、急救应急抢救小组组长负责要求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及时将伤病员医疗信息了解清楚,规范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员医疗信息表,并迅速将伤病员情况登记表及重伤病员病历摘要上报医务科或院总值班。3、伤病员医疗信息情况由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向院领导汇报并上报区卫生局。4、急救应急抢救小组、医疗专家组成员的通讯工具要保持24小时畅通。5、新闻记者的接待,由院办负责,非班期间由总值班负责。五、持续改进急诊科在每完成一次重大抢救任务后,要及时作出总结,由医务科牵头组织相关科室进行回顾性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整改措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z/1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