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应急知识洪涝灾害后消毒杀虫方法与

一、水井消毒

1.洪水污染的水井使用前的消毒方法:

经水淹的井应先抽干井水,清除淤泥,冲洗井壁、井底,再掏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进行超计量氯消毒。超氯消毒后再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消毒方法(可单次投药或持续消毒)消毒后,即可正常使用。

方法1:使用漂白粉,投加量按井水量以25~50g/吨水有效氯计算,浸泡12~24小时后,抽掉井水;也可于清除井内淤泥、冲洗掏尽污水后按每平方米井壁泼洒ml~ml漂白粉溶液(倍稀释液),消毒1小时后,掏尽消毒液。

方法2:使用漂白精片,投加量按每吨井水加片漂白精片计算(溶解倒入),浸泡12小时后,再抽干井水,在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

2.对水井进行初步消毒后,井水仍将进行常规性消毒:

方法1:可按每吨水加漂精片(溶解倒入,搅拌)8—10片,即可投入正常使用,根据井水使用时间及时进行再次消毒。

方法2:持续加漂白粉法

3.为减少对井水频繁进行加氯消毒,并持续保持一定的余氯,可用持续消毒法。持续法常用的工具有竹筒、无毒塑料瓶等容器,可因地制宜选用。

方法:取一塑料瓶(如:矿泉水瓶或可乐瓶等),在瓶体上开若干个小孔(可按每立方米井水开3个孔计),孔径0.2-0.5cm,内装约上述计算用量25倍重的漂白粉,拧紧瓶口。然后另取一空瓶或木板作为浮标,用塑料绳系上,使消毒瓶悬在水面下约40公尺处。放入井内,利用取水时的振荡,使容器中的氯慢慢从小孔放出,以保持井水中一定的余氯量。一次加药后可持续消毒1周左右。采用本法消毒,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投加药物,测定水中余氯(0.3-0.5mg/L)。

4.同时要对水井进行水源防护。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及井的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

二、饮用水消毒

1.由于河、湖及塘水的量大,流动快,饮用水最好采用缸水法处理。当缸水浊度高于3度时,应先经洁治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后再进行消毒。

2.混凝沉淀时,以一水缸装原水,用明矾混凝沉淀。处理时,用一竹筒(或其他替代物),直径3-4cm,长1m左右,筒底四周钻几十个小孔,将明矾从竹筒上部装入,在缸水中搅动。通常用量为每Kg水加明矾50g。也可用其他混凝剂。

3.静置沉淀约1小时后,取上清水至沙滤缸内过滤。沙滤缸中细沙以0.5cm粒径为宜,粗沙直径宜为0.8cm。细沙与粗沙层厚各为15-20cm。每层用棕皮或其他材料隔开,表层与底层都放置石子。沙滤缸使用一定时间后,当滤速减慢或滤出水变浊时,将滤材取出用清水洗净后重新装入可继续使用。

4.将经混凝、沉淀、过滤处理的水引入消毒缸中进行消毒。消毒时,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其用量随水的污染程度而定,一般在4~8mg/L,作用时间30分钟。使用片剂含氯消毒剂时,用量可按使用说明书投放。消毒后,测量余氯,在0.3~0.5mg/L者,即可饮用。

5.水中余氯量超过0.5mg/L,往往有明显氯臭,饮用前可用煮沸、吸附和化学中和等方法进行脱氧处理。中和药物的用量,可用递增加药法测试,以刚好使氯臭消失的用量为准。一般情况下,使用硫代硫酸钠进行化学中和时,其用量为余氯量的1.7倍以上;用亚硫酸钠时,其用量约为余氯量的3.5倍。使用的中和药物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

三、环境等场所消毒

1.地面、墙壁、门窗、把手

用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泥土墙吸液量为~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外向内喷雾1次,喷药量为~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1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2.衣服、被褥

先清洗干净后,对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对不能使用含氯消毒剂的衣服、被褥也应彻底清洗后曝晒。

3.家用物体表面、玩具

清洗后可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4.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5.室外环境

对清淤后的环境可用含有效氯mg/L消毒剂喷洒。

6.动物尸体

对水灾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和淹埋或焚烧。掩埋地要远离居住地和距水源50m外,挖坑深≥2m,在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层应用漂白粉按20-40克/米2的量处理后覆土掩埋压实。

7.粪便

粪便应消毒处理。漂白粉用量为粪便的比1:5(加水搅拌),或00mg/L-00mg/L含氯消毒剂2:1搅拌,或用生石灰与粪便搅拌进行消毒处理,在粪便中加入相当于粪便总量1/4左右的生石灰,搅均加水。作用24小时。

8.垃圾

可燃物质尽量焚烧,或喷洒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四、做好杀虫工作

1.消除蚊蝇孳生地

清除灾后沉积淤泥、疏通沟渠、整修道路、填平洼地,翻盆倒罐,搞好环境卫生,尤其应对牲畜尸体、生活垃圾、粪便等及时填埋、覆盖。

2.药物喷洒灭蚊蝇

使用现有的杀虫剂(胺菊酯氯菊酯合剂、奋斗呐、溴氰菊酯等),原药按照1:50-配比使用,空间喷洒,每平方米用50mg(喷湿为宜)。一般在天晴无雨时喷药,使用时由上风向往下风向喷。

3.保护人群,减少与蚊虫接触

睡觉前点蚊香、涂抹避蚊剂、有条件灾区安上纱门纱窗或使用蚊帐。

4.清理鼠迹,药物灭鼠

(1)室外投放方法:投放配好的0.%的溴敌隆鼠饵,沿堤坝、村庄周围草垛、集中安置点等边缘,每3-5米投放一堆毒饵,每堆30g,连续投放4天,每次投药的第二天要检查每堆毒饵剩余量,吃多少,补多少,吃完则加倍量投放。

(2)室内投放方法:在粮食贮藏间、杂物间、厨房、院内柴房等重点场所,每间投放2-3堆毒饵,卧室、客厅灯处每间投放1堆,主要投放在室内墙角边缘、粮垛边缘、杂物堆处、橱柜下等处,药量方法同室外。

(3)毒饵必须在黄昏前投放完毕,投药期间做好健康教育,防止中毒。

五、洪涝灾害灾区饮食卫生要点

(一)一般灾民饮食卫生要点:

1.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

2.不吃霉烂变质的粮食;

3.不生食水产品;

4.受过水浸或水溅过的散装的食物成品,不能再供食用。受水浸或受潮,未霉栏变质的粮食颗粒应先行烘干或晒干,再加工去除表层后供食用。

5.受过水浸的已经加工成米、面粉等的粮食制品,不应再供食用。

6.受水浸的叶菜类和根茎类农产品,可用清水反复浸洗多次后供食。但如有工厂毒物污染可疑时,应先经抽样作毒物检验。

7.受水浸的冷藏、腌藏、干藏的畜禽肉和鱼虾,如未变质又无毒物污染可疑的可经清洗后及时供食,不应继续贮存。

8.喝清洁的饮用水,生水应烧开后饮用;

9.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

10.制作食品前将原料用清洁的水清洗干净,不使用污水清洗瓜果、蔬菜;

11.制作食品要烧熟煮透;

12.生熟食品要分开制作放置,制作时不共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

13.饭菜应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剩余饭菜要及时冷藏,食前确保没有变质,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14.不吃来源不明、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包装破损的或超出保质期的包装食品;

15.不自行采食野生蘑菇和其他野菜,不生吃动物性食品;

16.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容器盛装食品,炊具和餐饮具应彻底洗刷干净、消毒后再使用;

17.盛装食品的餐盘、碗筷用后要彻底清洗和消毒并保洁存放;

18.存放吃剩的或没有包装的食物,要注意防潮、防鼠、防蝇、防虫;

19.食用包装食品时,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

(二)集体供餐卫生要点:

1.集体供餐最好在室内或者搭建的简易厨房内制作食品,做饭场所一定要远离垃圾、厕所,并处于这些污染源的上风向;

2.制作食品的原料应新鲜、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不使用来源不明、腐败变质的原料;

3.加工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及非食用原料;

4.炊事员应当由健康人员担任,手上有破损、化脓性伤口的人不能担任炊事员;

5.制作食品前将原料用清洁的水清洗干净;

6.生熟食品要分开制作放置,制作时不共用案板、刀具和盛放容器;

7.制作食品要烧熟煮透;

8.制作食品的场所要及时清扫,保持清洁,容器餐饮具要清洗消毒,保洁存放;

9.做好的饭菜应尽快食用,熟食在室温下不要长时间存放;

10.烹调后的食品如需运输,应使用密闭清洁的容器。

供稿:应急办邱耀明

编辑:范文渊

审核:傅汝霖、吴世奇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鍝釜鐪嬬櫧鐧滈鐨勫尰闄㈠ソ
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l/6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