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如:注射器、试纸条、枪头、培养皿等。
医疗废物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交叉传染和潜伏传染等特征,当疏忽管理或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工作人员遭受感染,甚至还会造成社会公害如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甚至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实验室废物分为普通废物和医疗废物,普通废物放入黑色垃圾袋中,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中。
实验室医疗垃圾一般分为:感染性、化学性、病理性、药物性、损伤性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医疗废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1)致癌性药物,
(2)可疑致癌性药物,
(3)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等、玻璃安瓿等。
医疗废物的危害类型一般分为:物理危害、微生物危害、化学品危害、相关疾病
物理危害:
主要不在于他们本身造成的伤害,而是入侵了人体的防护屏障,从而使各类病菌进入人体,其主要是指来自锐利的物品。
微生物危害:
来自被病菌污染的物质,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的
化学品危害:
可燃性、反应性和毒性。
相关疾病:
(1)含感染性微生物造成的危害,可导致如病毒性肝炎、HIV感染;
(2)如被抗肿瘤药物污染的注射器、枕头、药瓶和接受细胞毒(或抗肿瘤)药物治疗病人的排泄物都可导致诱导突变和产生畸形。
(3)如实验室使用的甲醛、对苯二酚、二甲苯、重金属盐和氰化物的等有毒或危险化学制品或药物造成中毒。
(4)如放射性核素导致的人体慢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辐射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
(5)在操作中被锐器割伤后造成的工作人员感染。
因此,各实验室必须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处置的行为,加强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化学品危害以及放射性辐射,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我们为您提供实验室建设方面的+-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治疗白癜风哪里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