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说次氯酸钠消毒杀菌原理和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具有安全、高效,应用范围广、环保等诸多优点,但有很多厂家和个人没有彻底了解次氯酸钠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在这里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次氯酸钠的消毒杀菌原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次氯酸钠就消毒杀菌而言,它具有明显优势。次氯酸钠一般由电解冷的稀食盐溶液或由漂白粉与纯碱作用后滤去碳酸钙而制得。

作为一种真正高效、广谱、安全的强力灭菌、杀病毒药剂,它同水的亲和性极好,能与水任意比互溶,它不存在液氯、二氧化氯等药剂的安全隐患,且其消毒杀菌效果被公认为和氯气相当。也正因这一特点,所以它消毒效果好,投加准确,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储存,对环境无毒害,不存在跑气泄露,可以任意环境工作状况投加。

那么次氯酸钠是如何进行消毒的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详细做个解析。1次氯酸钠消毒杀菌原理首先,次氯酸钠消毒杀菌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作用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根据化学测定,次氯酸钠的水解会受pH值的影响,当pH超过9.5时就会不利于次氯酸的生成,而对于ppm级浓度的次氯酸钠在水里几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99%。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NaClO+H2O=HClO+NaOHHClO→HCl+[O]其次,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发生氧化反应或破坏其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调而致细胞死亡,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其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表示如下:R-NH-R+HClO→R2NCl+H2O(细菌蛋白质)次氯酸钠的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同时,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

2影响次氯酸钠消毒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PH值对次氯酸钠消毒杀菌作用影响最大。PH值愈高,在碱性环境下次氯酸钠以次氯酸根的形态存在,其消毒杀菌作用愈弱,PH值降低,其消毒杀菌作用增强。②浓度:在PH、温度、有机物等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氯浓度增加,杀菌作用增强。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增强杀菌作用,此现象在浓度较低时较明显。④水的硬度:水中的Ca+、Mg+等离子对次氯酸盐溶液的杀菌作用没有任何影响。⑤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有效氯,降低其杀菌效能。⑥碘或溴:在氯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或溴可明显增强其杀菌作用。⑦氨和氨基化合物:在含有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水中,游离氯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⑧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铁盐类可降低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3次氯酸钠的使用方法原液:清水为1:,有效氯含量为mg\l;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0mg\l;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mg\l。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mg/L~0mg/L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④干粉消毒法

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2h~6h,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h后排放。









































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l/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