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水体环境改变的过渡性应激(因气候变化、光照变化、藻相变化、各项水质理化指标变化产生的应激反应),虾苗要挺过这两道应激反应的过程至少需要7~15天的历练,虾苗只有在养殖池经历了这两方面环境适应性应激反应的考验之后才能得以正常、健康生长。而虾苗的应激反应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和B类维生素,所以在投苗前后用能量果酸+无机营养钙剂泼洒以有效调节虾苗进入养殖池后肌体的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及时得到能量和B类维生素补充,迅速恢复活力,提高进一步的应激反应能力,这样就能够有效保证投苗的成活率。
二是要“以菌养藻,以养菌为主”而不是“以肥养藻,以养藻为主”;不要轻视转温时的防控应激工作。在这里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以“养菌”为主?养什么菌?!冬棚水温总体上相对较低,但只要有20℃以上的水温,大多数细菌就能得以正常、迅速繁殖,并通过营养竞争性繁殖为种群优势;而藻类的繁殖生长,除了有适宜的水温外还有光照的限制性影响,藻类的生长比菌类的繁殖是滞后的,所以想通过养藻为主来提高、稳定和保障养殖水体的生产力显然是不现实的,以菌养藻,往养殖水体定期补充产酶性益生菌,建立有益菌的种群优势,一方面要解决的就是能以菌抑菌,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及对虾的侵害。致病性细菌感染是对虾的首要病源,有害物质及毒素才是第二病源;厌氧菌的大量繁殖,是致病性细菌、病毒滋生的根源,一方面首先会改变水体生物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阻断生物矿化营养盐为藻类生长所需的通道,从而引起倒藻。所以,以菌养藻另一方面要解决的就是通过往池塘定期补充产酶性益生菌群以有效建立、维持益生菌的种群优势来持续、有效矿化池塘的有机污物(对虾粪便、饲料残饵、死藻等)转化为藻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盐,这样就能有效保证藻类在低温和光照不足的条件下还能得以缓慢、稳定而持续性交替生长而不易引起水变。而以肥养藻,主要是难以把握营养源量的控制问题及生物转化问题,如施肥不当,一方面在养殖中后期水体回温时易引起水浓,同时会加大池塘底部的生物耗氧量,而促使厌氧菌得以繁殖而加速池底生态环境的还原性转化,促使氨氮、亚硝酸盐增多;另一方面会消耗更多的益生菌,易造成有益菌种群优势的失调而引起水变,如水色出现混浊、过浓、氮循环受阻而导致藻类出现间断性的大量生长和死亡。所以,以菌养藻是“控菌”(控制有害菌的繁殖及对虾的侵害)的基础,更是“维稳”(维护水体藻相稳定生长,提高水体缓冲力)的保证!至于说到转温,转温应激是引发病害高发的主要原因,天气由冷转暖或由暖转冷都会导致棚内气温、气压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池塘水温、溶解氧及有益菌藻的生长变化而导致对虾产生强列的应激反应。这两方面的气温转变中,由冷转热是最易出问题的!气温回暖是冬棚养殖过程中遭遇的一个重要的应激管理难关。气温回暖是一切能量转换的发动机,如不做好棚内外的通风换气工作,应激性加中毒性肝红肿、红肠、厌食减料甚至耗底现象即有可能发生。我们给出的经验就是,回温当天一是即刻用能量果酸加无机营养钙剂泼洒;二是盯紧棚内的温度,调节温棚南北两端通风口的大小,加快棚内空气的流动,避免温度升得过快。宁可把通风口开大一点让温度比原来降一点再缓慢升高也不要让棚内温度一下子升得过快。具体抗应激管理方案请大家参考前面文章《冬棚养虾三个应激反应的防控措施》的详细表述。
三是要主抓解毒和控菌工作,不要滥用消杀剂、不要轻视拌料对虾的生长保障和促进作用。解毒和控菌是贯穿于整个冬棚养殖过程的主要管控内容,是防控病害管理的重中之重。解毒主要解藻毒、氨氮和亚硝酸盐;控菌主要为用功能性产酶益生菌的种群优势来抑制绿弧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及其它真菌类的繁殖,并为有益藻类的生长提供持续、可控的营养源,控制有害菌藻的生长及对虾的侵害。这两方面的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现在关键的是用什么样的虾药类型产品才能达到有效解毒和控菌的目的?我们给出的答案就是:
a、解藻毒和菌毒素:用能量果酸解毒抗应激剂+解毒抗菌中药萃取液泼洒为主;
b、解氨氮毒:养殖中后期回温较好,阳光充足时用净水菌+碳源泼洒;阴雨天期间可用中草药萃取液+中草药颗粒底改+解毒泼洒维C处理为主;
c、解亚硝酸盐毒:用大苏打泼洒,每7-10定期投放一次;有阳光时7-15天定期泼洒硝化细菌一次。
d、控菌:外用泼洒用乳酸粪肠菌+碳源泼洒,每10-15天一次;间隔每5-7天用酵素菌营养液+碳源泼洒一次;拌料内服用海清拌料配合诱食酵母多糖拌料,每瓶拌斤,每10天一个养护阶段。阴雨天期间用缓释型颗粒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池底消杀剂+中草药底改处理池塘底部的有害菌。对有益菌藻有消杀作用的含氯消毒剂或有杀菌杀藻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最好少用或不用,以免引起菌藻类大量死亡或难以繁殖生长,如出现感染性+中毒性肝红肿大的情况可用中草药萃取护肝液+中草药萃取解毒抗菌液+高稳定性聚维酮碘泼洒1`2次即可。最后一个方面就是不要轻视拌料的作用,冬虾养殖对虾吃料慢,生长比较缓慢,要提高饲养效益,降低养殖风险,我们一向主张以外用泼洒与拌料内服并控的防控措施,内外双修,外控细菌、病毒及有害物质的产生及对虾的侵害,消除或减少应激源,减少应激反应及应激性病害的发生;内控肠道内微生态环境菌群失调,排解肠道内毒素,修复,促进肠道内膜的消化吸收机能,全面提高对虾的生命活力、免疫力和抗应激力。所以冬棚养殖,正确、科学、有效的拌拌是一个重要保健养护和防治举措。科学有效的拌料:一方面可有效提高饲料的转化利用率,减少粪便和饲料残饵对池底污染,减轻生物耗氧量,杜绝厌养菌的竞争性繁殖,条件性致病菌的滋生及有害物质的产生,节约投入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另一方面可有效、全面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力,起保健促长作用。我们给出冬棚虾的拌料方案就是:
a、重点用诱食酵母多糖拌料内服,每天一餐,以有效补充能量多糖、全面提高免疫力和抗冷应激能力,促长保健。
b、拌料酶解性酵素菌营养液,以补充能量多糖、小肽、氨基酸、B类维生素、解毒生物酶、微量元素及生命物质如核苷酸等,以有效排解肠道内毒素,调节、促是肝胰脏的解毒功能和肠道的消化吸收机能;
c、拌料功能性益生菌,如乳酸片球菌、海清(主控肠道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定植性繁殖)等,防控条件性内生致病菌或外源入侵菌对肠道的定植与侵害。
d、适当拌料粉状护肝保肝、解毒抗菌中药+解毒维C。
做好以上几方面关键性的防控管理工作,冬虾养殖的成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诚然,冬虾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管理细节,我们提出冬虾养殖的三要与三不要,目的就是提醒广大虾农立足全局考虑,首先要学会抓重点,抓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可控管理。那种等出了问题再去处理的管控方法自然是行不通的了或是得不偿失的!冬棚养殖既是可控养虾的有益探索,然而更是养护管理观念、思路与方法上的革新,只有统领全局,有理有据,有步骤地、从容地做好各方面防护管理工作,我们才能收获可以预见的成功!
来源:白对虾养殖产业联盟
作者:南宁惠尔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明安
猜你喜欢(戳标题阅读▼)沧州沿海兴起微生态养虾热,一亩虾塘年利润超50万元!
就凭这还搞水产养殖,别逗了,好好回家安心上班吧!
养殖真帝:养水的真意!
喜欢请点大拇指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白癜风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