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嘉定城市魅力日益彰显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城市生态不断改善嘉定绝不做上海中心城区摊大饼发展的“边”,更不能成为包子的“皮”。要做一只有馅有汤、有滋有味的“小笼包”,个头不大,却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生态优美、宜业宜居。“内”与“外”的辩证法每天傍晚,带女儿去宝龙广场、台北风情街散散步。每隔两周,医院北院为家中老人配慢性病处方药。兴致所至,去上海保利大剧院看一场高水准演出,或是在“最美图书馆”泡上几个小时……“都说嘉定是远郊,远就远在与市中心的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方面的资源差距。”基于此,嘉定在城市发展中格外注重“练内功”,不断完善城市功能。5年来,一大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建成并投入使用,让嘉定在“财气”之外,又兼具“文气”,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气”。医院启用、嘉定体育馆(新馆)运营、交大附中嘉定分校招生、韩天衡美术馆开馆……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当下,嘉定却将所有的优质项目置于城市的“黄金地段”。“要将最好的资源用于民生事业,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区委领导曾反复在各类场合强调这种观点。志在打造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嘉定,正变得越来越“外向”。“从虹桥机场回嘉定只花了15分钟!”从北京出差回来的王欢,特意选择了开通不久的嘉闵高架北段。这条主线长6.76公里的高架桥,让嘉定与闵行两区“直来直往”。再加上沪嘉高速取消收费并改造成为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11号线实现跨省延伸,轨道交通13号线嘉定段通车运行,轨道交通14号线启动建设,嘉定市民一再欣喜地发现,自己与外区的“走通”变得更加便捷。5年来,全区道路总里程、每平方公里路网密度分别从年的公里、2.68公里,增至公里、3.00公里,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新辟、调整公交线路93条,立体化、枢纽化、网络化的交通框架基本形成。“内外兼修”之下,城市魅力日益彰显。被其泽则悦,闻其风则来,目前,嘉定多万常住人口中,“新嘉定人”占六成以上;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近30万人,有50位院士、名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人才。更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5年里,全区实现年接待游客量由万人次到万人次的适度增长。“近”与“远”的生态账翠环绕城,林带穿境,林水相依,林城交融,就像把家安在了公园里……Q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是拿来发展二三产项目,还是用于改善生态环境?区委领导的心中有本账:嘉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一时的发展和经济利益。唯有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营造优美的生态、宜居的环境,才能吸引人、留住人,最终实现城市的品质发展。从“百个公园、千块绿地、万亩林地”生态战略启动,到嘉定新城“四大景观”全面建成;从陈行原水支线引长江之水而来,到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等重大环境工程稳步推进……5年来,嘉定的城市生态建设步伐从未停止。至去年底,全区建成公园78座;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从年的16.3平方米和38.1%提高到年的16.7平方米和38.5%;森林覆盖率达13.31%,林地总面积达到10万余亩,超额完成12.03%的规划目标。“历史问题不能在我们手中再变成历史问题”。对环境问题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嘉定也毫不手软,一场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全线打响。再度站在吴淞江畔:原本岸边多亩违法用地和22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复垦平整的空地,户违法经营门店也已全部关闭,部分土地已种上草皮和香樟树,一条条步道从树丛中穿梭……被列入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区域后,嘉定花三个多月的时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先期整治的地区,已建起了滨江爱特公园,健身步道、亲水平台等,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靶点”治五违、全城清死角、河道除黑臭、空地种绿化……“五违四必”专项整治中,曾有村支书到现场了解进度,事先也做好了被村民“吐槽”的心理准备,因为整治工作或多或少会导致部分村民收入减少。谁知他非但未收到“白眼”,反倒听了不少支持之声。一些村民告诉他,虽然拆违使自己利益受损,但化解了治安、环境的“心病”,从长远看,大家都是受益的。今年以来,嘉定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和违法居住整治确定了1个市级重点整治项目、11个区级重点整治项目和20个各街镇自行确定的整治项目,涉及.9亩、70.4万平方米、户、处和人。目前,市级重点项目的江桥镇吴淞江北岸区域全部整治完毕,其余项目均在稳步推进中。来源:嘉定报,图片来自网络编辑:阮曦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点滴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l/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