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养殖场的消毒

1.消毒池设置和消毒制度

1.1消毒池的设置

在养殖场大门设一个车辆出入的消毒池.生产区人口和各栋畜舍门口各设一个与门同宽的消毒池.池中装

入消毒液。保证车辆、人员出入都能进行消毒[”。

1.2制定和建立健全消毒制度

规范养殖场(户)须制定饲养人员、畜舍、带畜消毒,用具、周围环境消毒、发生疫病的消毒、预防性消毒等各种制度及按规范的程序和技术进行消毒

2.消毒的类型

2.1预防性消毒

是指没有发生疫病时.以预防感染为目的的消毒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它

有害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称为预防性消毒。

2.2紧急性消毒

是指在发生疫病时.即疫病发生期间所进行的消毒。这种消毒可以减少或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扩散。

2.3终末消毒

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做好环境的管理对于成功预防肺炎支原体尤为重要。

2.4规范的生产制度也是防控肺炎支原体的必要措施.全进全出制度确实可以降低肺炎支原体的发病及危害程度.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尽量分开饲养也是避免肺炎支原体传播的一种措施.此外子猪早期断奶是截断母子接触传播的一种有效方案.有些国家在实施良好免疫的基础上采用该方法进行局部净化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些条件好.管理制度许可的猪场也可以采用该方案进行支原体净化一般指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巩固前期的消毒效果.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3.消毒的方法

3.1机械清除消毒法

主要是通过清扫、冲洗、洗刷、通风、过滤等机械方法清除环境中的病原体.是最常用的一种消毒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能杀灭病原菌在发生疫病时应先使用药物消毒.然后再机械清除。

3.2物理消毒法

3.2.1日光消毒法:是指将物品放在阳光下曝晒.利用光谱中的紫外线、阳光的灼热和蒸发水分造成干燥等.使病原微生物灭活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3.2.2人工紫外线消毒:在化验室、无菌室、孵化室等采用人工紫外线进行空间消毒.紫外线能使细胞变性.进而引起菌体蛋白质和酶代谢障碍.从而使病原微生物变异或死亡

3.2.3火焰或焚烧消毒:通过火焰喷射器喷火或焚烧处理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

3.2.4煮沸消毒:通过煮沸10~30min.消灭病原体

3.2.5流通蒸汽消毒:是将不能煮沸而潮湿的物品放人蒸笼或特制的柜内密封后.充蒸气.一般30min左右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3.2.6巴氏消毒:加温到6O℃经3Omin称为低温巴氏消毒.加温到℃经几分钟为高温巴氏消毒此种方法常用于牛乳的消毒.既可以杀灭或灭活病原菌.又不致严重损害其营养成分

3.2.7高压蒸汽消毒:是指用高热高温的蒸汽.使病原微生物丧失活性的一种消毒方法常用于耐高湿热的物质,如培养基、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的消毒灭菌

3.2.8干热灭菌消毒:利用热空气灭菌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如控制在~C维持2h可以杀死全部细菌和芽胞。一般使用电热干燥箱进行消毒

3.3生物消毒法

是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消毒方法,主要是对大量废物、污物、粪便等进行消毒.但消毒作用的时间较长其方法是将废物、污物、粪尿堆积在~起.表面加盖约10cm厚的土泥或喷洒消毒药液.经过3—6周的时间.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热杀死病原体和寄生虫幼虫及虫卯

3.4化学药物消毒法

3.4.1清洗法:用一定浓度的化学消毒药液清洗局部和用具等

3.4.2浸泡法: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在消毒液中浸泡一定的时间(30min~2h)。

3.4.3喷洒法:将配制好的消毒液置于喷雾器中进行喷洒

3.4.5熏蒸法:将消毒药品加热或利用药品的理化特性或两种化学药物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能产生含药蒸汽,用于空间消毒或消毒密闭室内的物品

3.5综合消毒法

综合消毒法就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消毒方法综合起来进行消毒.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综合消毒法.以确保消毒的效果

4.常用的消毒药物

2%~4%氢氧化钠溶液(烧碱).3%~5%甲醛溶液:O.2%~0.5%过氧乙酸:O-3%l%菌毒灭:5%20%漂白粉悬液;0.02%碘伏;1:消毒王;1%~2%菌毒净:1:()氯毒杀:l:()五号灭一I消毒剂:5%来苏儿溶液(又称煤酚皂、甲酚皂溶液):lO%~l5%生石灰乳;30%草木灰水。

5.养殖场的消毒

5.1人员消毒

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在场门口消毒池内进行消毒.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或5%来苏儿溶液,3d更换1次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工作人员进人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更衣、紫外线消毒,有条件的要洗澡。在接触畜群、饲料、种蛋等之前必须洗手.并用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35min

5.2环境消毒

厩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猪舍人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5%来苏儿溶液.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每隔1~2周,用2%~3%火碱溶液f氢氧化钠1喷洒消毒道路:用2%~3%火碱.或3%5%的甲醛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场地被病畜f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地面土壤,可用5%10%漂白粉溶液、百毒杀或10%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5.3厩舍消毒

每批畜禽调出后畜舍要彻底清扫冲洗干净.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据试验,采用清扫方法,可以使畜禽舍内的细菌减少21.5%.如果清扫后再用清水冲洗.细菌数即可减少54%~60%。因此,畜舍应清扫、冲洗后再用药物喷雾消毒。畜舍的预防消毒.可用气体熏蒸消毒.所用药品是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方法是按照畜舍面积计算所需用的药品量一般lm空间.用福尔马林25mL.水12.5mL.高锰酸钾25g。其后将高锰酸钾倒入,将门关闭.经过l2~24min后方可将门窗打开通风。发生各种传染病而进行临时消毒及终末消毒时.消毒剂应随疫病的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肠道菌、病毒性疫病.可选用5%漂白粉或1%2%氢氧化钠热溶液但如发生细菌芽孢引起的传染病f如炭疽、气肿疽等1时,则需使用l0%一20%漂白粉乳、1%2%氢氧化钠热溶液或其他强力消毒剂

5.4带畜消毒

常用的药物有O.2%0_3%过氧乙酸.每立方米空间用药mL.也可用O-2%的次氯酸钠溶液或0.1%新洁尔灭溶液0.5%以下浓度的过氧乙酸对人畜无害.为了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刺激,在消毒时可佩戴口罩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1~2次.春秋疫情常发季节.每周消毒3次.在有疫情发生时.每天消毒1次带畜消毒时可以将3~5种消毒药交替进行使用

5.5用具消毒

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一般先将用具冲洗干净后.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注射器、针头、金属器械。煮沸消毒30min左右。

5.6粪便的消毒

粪便的消毒方法有多种.如焚烧法、化学药品消毒法、掩埋法和生物热消毒法等。实践中最常用的是生物热消毒法.此法能使非芽孢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粪便变为无害.且不丧失肥料的应用价值

5.7垫料消毒

对于养殖场的垫料.可以通过阳光照射的方法进行这是一种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将垫草等放在烈日下.曝晒2~3h,能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对于少量的垫草.可以直接用紫外线等照射12h.可以杀灭大部分微生物。

6.消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1消毒药物的选择

一是要针对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细菌芽胞等.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是消毒工作成败的关键.如冠状科病毒对含氯消毒剂、甲醛、高锰酸钾、碘、过氧乙酸等较敏感:二是杀灭病原谱要广、消毒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无色、无味、无臭;三是对物品无腐蚀性、易除去残留、毒性低、便于运输和贮藏等。

6.2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消毒剂按照消毒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与要求配制消毒溶液.不可任意加大或降低药物浓度.不随意将两种不同的消毒药混合使用或同时消毒同一物品。

6.3注意环境温度、湿度对消毒药的影响注意影响消毒效果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和有机物等因素.保证消毒药品有足够的用量和充分作用的时间.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

6.4注意墙角、屋角、窗台、栏杆等处地方的消毒严格按照消毒药品规定的使用浓度配制,喷洒要均匀.达到有湿润感。不追求消毒次数多.每次消毒要彻底。

6.5消毒剂的浓度和时间

一般来说.消毒剂的浓度越高.杀菌力也就越强.但随着消毒剂浓度的增高.对活组织f畜禽体)的毒性也就相应地增大。另一方面.有的消毒剂当超过一定浓度时.消毒作用反而减弱.如70%75%的酒精杀菌效果要比95%的酒精好消毒剂的效力同消毒作用时间成正比.与病原微生物接触并作用的时间越长.其消毒效果就越好因此.消毒作用的时间不可太短

6.6注意消毒药物对人畜和物品的毒副作用与腐蚀性在使用时应注意人畜安全和个人防护.避免消毒药物对人畜的损害(伤)。

免责声明:本平台目的与蛋鸡养殖行业的朋友交流,向业内朋友提供养殖服务及信息,文章来源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









































白癜风有治疗好的吗
青少年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l/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