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公共卫生()
第01讲 卫生处理、个人防护
本部分不考操作部分
第一节 卫生处理
一、消毒的操作
(一)含氯消毒剂的消毒
1.概述:有广谱、高效、低毒、漂白、刺激气味等
①“84”消毒液,含氯量5%(W/W)
②泡腾片:含有效氯80%(W/W)
③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
④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2.适用范围适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方法
适用范围
备注
浸泡法
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
含有效氯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以上
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胞污染物品
含有效氯~0mg/L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
擦拭法
大件物品或不能用浸泡法的物品消毒
用药浓度及时间同浸泡法
喷洒法
一般污染物品
mg/L的消毒液+30min以上
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
mg/L的消毒液+60分钟以上
干粉消毒法
排泄物的消毒
有效氯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
医院污水的消毒
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4.注意事项
(1)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
(2)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手套。
(3)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4)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5)用于消毒餐具,应即时用清水冲洗。
(6)消毒时,若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7)用于污水消毒时,应根据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适当增加浓度。
(二)过氧乙酸
1.概述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其浓度为16%~20%(W/V)。
2.适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及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3.使用方法
1)浸泡法
A.对一般污染物品的消毒,用0.05%(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B.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mg/L)过氧乙酸浸泡5分钟,灭菌时,浸泡30分钟。然后,诊疗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2)擦拭法:
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3)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mg/L)过氧乙酸喷洒作用30~60分钟。
4.注意事项
(1)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12%时禁止使用。
(2)稀释液临用前配制。
(3)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4)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即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5)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
(6)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小结:
浸泡法:小件物品能放入消毒液中消毒者
擦拭法:不能用浸泡法者
喷洒法:污染表面消毒者
(三)手动压缩喷雾器
1.手动压缩喷雾器的特点和作用重量轻,容量较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喷头可调成线状或雾状。
2.操作方法
安装→试喷→装药液→打气→喷雾
3.维护保养维护保养的程序为:
(1)作业完毕,应将桶内余气放掉,药液倒出,桶内及打气筒用清水清洗,并打气喷雾清洗软管、喷杆和喷头。
(2)清除并抹干喷雾器表面的灰尘、污物、药液和水。
(3)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4)如较长时间不使用,则应将喷杆,软管卸下,各连接部位擦抹少量润滑油,包装存放。
二、医疗器械的消毒
(一)乙醇的消毒
1.概述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无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
2.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
3.使用方法
1)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10分钟以上;
个别对其他消毒剂过敏者,可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分钟。
2)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4.注意事项
乙醇易燃,忌明火;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
(二)戊二醛
1.概述
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经典的戊二醛常用灭菌浓度为2%。增效的复方戊二醛也可使用卫生行政机构批准。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3.使用方法
(1)灭菌处理: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10小时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2)消毒: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45分钟,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4.注意事项
(1)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2)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戊二醛浓度检测。
(3)戊二醛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4)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第二节 个人防护
一、消化道传染病个人防护
(一)消化道传染病个人防护穿戴顺序
1.戴帽子;
2.穿防护服;
3.穿胶鞋;
4.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二)消化道传染病个人防护脱掉顺序
1.摘掉手套,将反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中;
2.脱掉胶鞋,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中;
3.解开防护服,脱防护服,将防护服反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中;
4.脱帽子:将手指内面朝外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将反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中;
5.将医疗废物专用袋口扎紧;
6.双手洗手、消毒。
二、呼吸道传染病个人防护
在诊断为呼吸道传染病(如由B族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等)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要按呼吸道(微粒粒径大于5μm)隔离要求进行防护,应佩戴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的口罩、防护帽、乳胶手套,穿连体式防护服和防护鞋。
(一)呼吸道传染病个人防护穿戴顺序
1.戴口罩;
2.戴帽子;
3.穿防护服;
4.穿胶鞋;
5.戴防护眼镜;
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二)呼吸道防护用品脱掉顺序
1.摘掉手套,将反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中;
2.摘掉防护眼镜,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中;
3.脱掉胶鞋,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中;
4.解开防护服,脱防护服,将防护服反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中;
5.脱帽子将手指内面朝外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将反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中;
6.摘掉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7.将医疗废物专用袋口扎进;
8.双手洗手、消毒。
白癜风症状及治疗专业治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