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而“否认”则是其中一种经常用到的有力的心理防御方式,它通过拒绝看到真相的方式,让自己获得暂时性的宽慰,不用去面对内在和外在的矛盾。
小S否认父母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在伤害自己,这样她就不用直面父母其实并不完美、这么多年来自己本可以不用这么痛苦的事实。“否认”还有另一个好搭档,就叫“合理化”。相信你一定听过这样的描述:爸爸打我,是因为他喝醉了,他平时其实很爱我们;老公之所以对我这么冷漠,一定是因为他工作太忙了,我应该懂事,不去烦他。不管对方做了什么,总可以找个理由为对方开脱,把原本不那么好接受的事情,变得容易接受。但是逃避面对真相,真的可以让日子变得好过一点吗?其实并没有。我们依旧很受伤,我们对此也有很多愤怒,只不过我们把这些情绪转移到了第三方身上,这个人也许是自己的伴侣,也许是公司的同事,总之不会是父母。所以,开始原生家庭的自我疗愈之旅,第一步就是拆掉自己厚重的防御墙,推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道德盾牌,去还原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真实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界定有毒的父母呢?如果父母对孩子有身体上的伤害,或者有语言上的攻击,我们很容易识别出这是虐待行为。但是还有一种不称职的父母,恰恰是通过“不作为”来伤害孩子,以至于我们往往很难识别出其中的毒性。举个例子,有的家庭中,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也许是料理家务,也许是要照顾幼小的弟妹,年老的爷爷奶奶,有些情况下甚至还需要照顾父母。这个时候父母在哪儿呢?除了一部分情况下是因为父母离开了人世,有为数不少的家庭,父母婚姻问题、外出打工,或者因为赌博、酗酒、吸毒、犯罪种种原因而没有履行父母的职责。新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类很懂事的孩子,我们夸赞他像个小大人,稚嫩的肩膀杠起了家庭的重担。可这背后也许代表了一个悲剧。孩子本该心安理得做个孩子,被保护和被满足情感和生活上的需求,一旦被迫和大人交换情感角色,他的童年也就被剥夺了。这样的孩子,生命中总会有一股无力感,因为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大人,自然没办法真正扛起所谓的责任,而这种无力感会伴随他长大成人。并且,因为童年时期缺乏父母的榜样力量,长大后的孩子,往往会缺乏自我认同感。不管父母有多少种不得已的理由,都必须要承认,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很受伤。还有的孩子,虽然父母都在身边,却彷佛自己是个小透明。不管孩子是如何明示暗示自己渴望被关心的需求,父母从来都不重视。在父母眼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情感上的忽视,也许让孩子在成年之后,陷入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如何表达需求和情感的泥淖里。还有的父母,索性直接遗弃了孩子。去年有部科幻电影《星际探索》,里面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天才航天员罗伊,小时候就是被挚爱的科学家父亲抛弃了,导致他长年自我封闭,很难和他人建立关系,更无法维持亲密关系,直到最后在宇宙中排除万难找到父亲,心里的结才逐渐打开。也许你已经认识到,普通的父母,难免也会有伤害孩子的时候,但一切都在孩子的承受范围内,并且这样的伤害也不是持续进行的。而有毒的父母,他们的行为也许是有意的,也许是无意的,他们也许通过身体、言语等方面的攻击,也有可能通过无所作为,来伤害自己的孩子。这个时候,孩子的心里被种下了恐惧、无助、痛苦的种子,长大后自尊心受损,并引发自我毁灭式行为。让我们回溯到遥远的童年,去了解发生了什么,从而拿到改变的钥匙。在这里还是需要强调一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探索原生家庭,来更了解自己。但不要轻易把我们的父母定义为有毒的父母,更不要把自己人生的责任推卸给父母。END如果你有需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和我们联系。琴心叙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将会为你提供专业、温暖的咨询服务。-中心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