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某居民在用明火烹饪期间,采用75%医用酒精进行居室喷雾消毒,引发火灾……。在应对甲型冠状病毒疫情过程中,员工是否正确使用消毒剂,会直接影响到工作场所及居家的消毒效果和安全问题。员工应该了解、掌握消毒过程中的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
风险分析——医用酒精医用酒精1.火灾爆料风险:
主要成份是乙醇,具有易挥发、易燃烧特性,在有风及雾化条件下遇明火极其危险,一旦引燃迅速向四周漫延。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储存使用时,应落实说明书中相关具体要求。储存或使用不当,将给库站安全平稳运行带来极大风险。
2.储存使用要求:
(1)储存时:第一,存放酒精的地方要保持通风,温度不能太高(小于30度或参见说明书),不能有明火(10米范围),同时配备灭火器材。大量存放时,仓库应符合电气防爆条件;与氧化剂、胺类、酸类等区分存放。第二,分装酒精时,以密封方式进行,不得携带烟火,注意通风良好,且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防止静电积聚等。使用完毕,桶盖应拧紧。第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数量纳入台账。第四,搬运时,轻拿轻放,防震动、撞击。
(2)使用时:远离火源和非防爆电气设备。喷雾消毒时,火灾和闪爆风险大。使用时,要特别观察消毒临近区域是否存在吸烟人员及明火源。
3.注意事项:
医用酒精有多种浓度,75%以上酒精对甲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使用前须查看说明书,75%医用酒精成品可以直接使用,其他浓度酒精根据特定需要选用。医用酒精易挥发和无刺激性的特点,较适合库房出入口位置人员和货物消毒,是手部等裸露部位消毒首选。
风险分析——84消毒液84消毒液1.消毒效果风险:
属含氯制剂,主要原料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有效氯含量一般在5.5~6.5%之间(以产品说明书为准)。使用过程必须根据使用场景需要,稀释后使用,宜现用现配,保持消毒有效性。从本次疫情防控需要,抑制甲型冠状病毒宜采用有效氯含量mg/I的稀释溶液(稀释位数在以上,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2.使用风险:
作用机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消毒液中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较用适用生产作业场所及办公环境消毒。但次氯酸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也有一定漂白作用,使用过程要注意回避;同时还具有刺激性气味,对皮肤也有一定刺激性作用,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体防护,戴好口罩、手套,避免高浓度原液直接接触皮肤。应选择办公室、便利店、操作间室无人时喷洒消毒液。
3.注意事项:
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生成的次氯酸会分解,达不到消毒的效果。也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可能引起封闭空间氯气中毒。
小编提示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各地都在倡导对办公区域和居住区域消毒。我们加油站每天面对顾客,消毒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您的健康,请大家正确消毒!资料来源:销售公司HSE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年第1期预警信息
编辑:王婷婷
审核:华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