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鲤养殖中是聚维酮碘PK二氧化氯

鱼友们自己在实用中,关于聚维酮碘和二氧化氯,分别有什么看法?

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实用浓度范围多少?有没有用了超剂量浓度?

剂量不够会怎么样?剂量过大又如何?

大家来一起尽情讨论吧。

下面是引用了一篇硕士论文实验性结果图表。

一:聚维酮碘对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都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尤其是对病毒、弧菌效果更为明显。聚维酮碘的毒性小,溶解度高,稳定性好,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使用方便的消毒剂。

有关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安全质量浓度为60.65mg/L(5%的聚维酮碘),赤眼鳟(Squaliobarbuscurriculus)能在45mg/L聚维酮碘溶液中全部成活96h。本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泥鳅的24、48、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5、.7mg/L;安全质量浓度为89.9mg/L。

本试验得出的安全质量浓度远远高于聚维酮碘在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泼洒消毒质量浓度(0.2~0.5mg/L),也明显高于其浸浴消毒浓度(30~50mg/L),这些试验结果与在瓦氏黄颡鱼和赤眼鳟等鱼类上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年颁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标准,鱼类毒性的半致死质量浓度10.0#;g/L的为低毒,通过本试验可知聚维酮碘对泥鳅为低毒药物。所以聚维酮碘在泥鳅、锦鲤等养殖生产和病害防治中可以按照常规使用浓度放心使用。

二:二氧化氯为强氧化剂

其消毒作用不受养殖水体的pH值、氨氮及有机物浓度的影响,其生成物为水、氯化钠、微量二氧化碳和有机糖,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是一种绿色消毒剂。

进行的稳定性粉状二氧化氯对鱼类的几种常见致病菌的抑、杀菌作用的测定结果和将其用于防治鱼类水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当二氧化氯质量浓度超过0.3mg/L时,不但可以获得良好的抑、杀菌效果,而且对鱼类的水霉病也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和鲫鱼(crassiusauratus)鱼苗的安全质量浓度为8.26~8.84mg/L。

本试验中,二氧化氯对泥鳅的安全质量浓度为mg/L,远远高于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常用泼洒质量浓度(0.2~0.3mg/L),也明显高于其浸浴消毒浓度,并且经急性毒性试验后幸存的泥鳅又能全部存活数天,说明二氧化氯对泥鳅的损伤较小,残留少,因而本品在泥鳅、锦鲤的病害防治中可安全使用。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成都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by/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