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老伯小酌杨梅酒结果昏迷不醒这错误别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家住温州市区的88岁叶老伯,浅酌了几口杨梅酒后,突然不省人事。虽然他患有高血压病,但身体状况良好,酒量也极好,这是咋回事?

据了解,叶老伯前段时间受过凉,感冒后出现肺部感染,经住院治疗后,出院回到家中休息,按照医嘱继续服用头孢类抗生素。由于身体恢复情况良好,叶老伯并未多留意,午餐期间,他酒瘾上来后,浅酌了约50ml自制的杨梅酒,便躺在椅子上休憩。

没过多久,家属就发现叶老伯人事不省,赶忙呼叫求助,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叶老伯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皮温湿凉,血压仅为82/46mmHg,远低于正常值,病情危重,急救人员立即予以患者吸氧、生命体征监测、补液等紧张有序抢救,并紧急医院抢救。

在医院急诊期间,经过详细检查,医生结合叶老伯的病史,考虑为双硫仑反应。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后,叶老伯目前已出院回家。

何为双硫仑样反应?叶老伯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双硫仑样反应又称双硫醒样反应或酒醉貌反应,某些药物会干扰乙醇(酒精)的正常代谢,致使饮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用药后再饮酒会出现全身潮红、恶心、呕吐、头痛、腹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反应,并伴有意识丧失。医生表示,通常服用头孢类药物后,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叶老伯正是服用此类头孢抗生素期间饮酒后,才出现了突发状况。

但有些时候明明没喝酒,为何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医生表示,有些药物的制作过程是以酒精作为溶剂的,比如,夏天为了预防中暑而喝的藿香正气水,里面的酒精成分可以占到40-50%。甚至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也会发生反应。

对此,急救人员提供措施,日常生活中遇到高度怀疑此类药源性急症时,身边的家属及朋友尽可能做好相关紧急处理,如及时停药和停用酒精、藿香正气水等制品;轻症者可以适当以手指扣喉催吐,减少酒精进一步吸收;重症者需卧床休息,有恶心、呕吐者,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而窒息。并且及时拨打求助。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于防患于未然,在使用上述相关药物期间及停药14天内,均应避免饮酒或进食含酒精制品,尤其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by/1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