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险医院成功救治一例河豚中毒

??医院星标我们

急诊联合ICU救治河豚中毒患者

11月8日凌晨,我院急诊接诊了一名食用河豚的51岁患者。该患者当天晚上与朋友聚餐时食用河豚,约10分钟后出现肢体发麻、说话费力、精神意识转差等症状。入院后,我院急诊联合ICU医疗团队立即开展一系列的抢救,后患者脱离危险。医生提醒,河豚毒素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可救治,食用河豚需谨慎。

该患者于8日当天食用河豚后10分钟左右,河豚毒素便已开始抑制患者的神经末梢,出现双手麻木症状,并逐渐加重,不久便进展至全身,出现舌头麻木、言语不利、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常规中毒一般急诊就给予洗胃导泻治疗,当时考虑到这种毒素较强,便没有选择在急诊科洗胃,而是直接收诊到ICU进行监护治疗”急诊科张波副主任医师表示。

入ICU约35分钟后,该患者出现呼吸费力,血氧饱和度降低,面部紫绀,进而意识丧失,我院重症抢救团队紧急对患者做了床边气管插管及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缺氧症状及时得到缓解。ICU董超主治医师事后回顾:“得以抢救成功的关键在时间。如果医院或者缺乏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救治手段,医生也无力回天“。期间患者出现双瞳散大,光反射消失,虽然河豚中毒可以导致此类症状,但考虑到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血管情况差,为了排除脑出血,在呼吸机保障下完成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继续对患者进行了洗胃导泄,并给予血液灌流治疗,以清除毒素。

经过六个小时的一系列抢救后,患者恢复神智,虽可自主睁眼,由于毒素影响,手脚不能自主活动。为确保将血液中的河豚毒素清除干净,ICU戴洪涛科主任组织科内讨论,研讨进一步治疗方案,后经研究,决定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

当日下午,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四肢肌力恢复正常,治疗得到完美效果,为预防毒素再吸收导致病情反复,仍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经过持续的观察和治疗后,9日早晨查房时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没有迟发性脏器功能损伤,对患者进行脱机拔管,目前该患者仍在我院治疗中,并接受严格的生命体征监测。

看似萌萌的“绝命毒师”究竟有多毒?

了解河豚——

河豚看似呆萌可爱,鱼肉质鲜美,实际上体含剧毒。河豚毒素主要蓄积在内脏、肌肉、皮肤等部位,毒性比氰化钠强倍,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潜伏期0.5~3小时,发病后4~6小时内就可能致人死亡,甚至1.5小时就可致命。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效解毒方法。

河豚毒素具有神经阻滞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中毒人员先是嘴唇和舌头麻痹,接着是运动神经麻痹,然后是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出现呼吸困难,最后随着意识慢慢消失,呼吸中枢被完全麻痹,直至死亡。

专家提醒,不要自行捕捞、食用、制售河豚;不擅自食用沿海地区捕捞或者捡拾的不认识或者未吃过的鱼。如若误食河豚鱼中毒,应立即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处理,并立即送至正规医疗机构救治。

戴洪涛

ICU主任

副院长

安徽省淮南市重症医学科质控中心副主任

安徽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危重病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全国委员

安徽省淮南市医学会危重病学分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重症营养支持学组委员

擅长:急危重症诊断及鉴别诊断、血流动力学支持、呼吸支持、肾替代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及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等。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by/13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