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河报披露,国庆节当天,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收到的酒精中毒求助电话显著增多。从9月30日8点至0月日8点,该中心已接诊36名酒精中毒患者,且这些病例多发生在夜间8点至次日凌晨3点的时间段内。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非孤例。宁波晚报也于0月3日报道,国庆假期首日,宁波市急救中心在短短24小时内就接到了2起酒精中毒患者的报警,这一数字大约是非节假日时的两倍。宁医院急诊科的朱峰副主任医师,在国庆节当天凌晨点至8点的值班时间里,就接诊了4名因喝酒引发并发症的患者。这并非孤例,节假日期间,因饮酒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屡见不鲜。朱峰医生曾遇到一位本科在读学生,在节假日聚会中大量饮酒后,因连续呕吐导致贲门撕裂,呕吐物误吸入肺,进而引发脓气胸和纵隔气胸。这位患者在ICU中住了长达十多天,其母亲的惊讶程度可想而知。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人在节日醉酒后未能醒来。原本是欢聚一堂的节日,却演变成了无法预料的悲剧。过量饮酒的危害远不止于此。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孟庆义指出,急性酒精过量或中毒可能导致多种意外情况,包括双硫仑样反应、急性胰腺炎、心脏急症以及横纹肌溶解等。其中,双硫仑样反应尤为值得警惕,服用头孢类、甲硝唑等药物期间饮酒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同时,饮酒也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急症,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患者更需要格外注意。此外,长时间昏睡和肢体压迫也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等严重并发症。
5、低血糖症喝酒后若出现心悸、多汗、低体温、脉快有力、神志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应高度警惕酒精性低血糖症,需及时就医。低血糖昏迷持续超过6小时可能导致脑水肿、中枢神经损害,甚至致死。
6、体温流失酒精能扩张血管,增加散热,尤其在寒冷环境中,易导致低体温,进而引发高凝血症、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意外死亡。
7、呕吐物窒息醉酒者呕吐时,胃内容物可能误入气道,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为防止此情况,醉酒者应避免仰卧,头应偏向一侧。
8、甲醇中毒饮用含甲醇的工业酒精或劣质白酒可能引起甲醇中毒,摄入少量即可导致中毒,大量摄入则可能致死。
9、醉酒后意外饮酒导致的意外事件屡见不鲜,如酒驾引发的车祸、醉酒后的摔倒、坠亡和溺亡等。
0、肝癌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可能引发肝癌。
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年4月发表文章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对健康最为有益。
④许多人认为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如“红酒软化血管”的说法。然而,这些观点缺乏科学依据,长期少量饮酒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此外,还有人喜欢用药酒来养生。但北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彭玉清指出,“中医一直把酒当作‘药’,既然是‘药’,就有其特定的功效。然而,任何药物都有其副作用,因此建议无特殊需要者最好避免饮酒。”③年月日,中国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孟庆义在其个人博客中发表了《醉酒的3种死法!》,揭示了饮酒过量的严重后果。④年4月4日,《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酒精消费风险阈值的研究。该研究结合了83项前瞻性研究中的名当前饮酒者的个体参与者数据,探讨了适量饮酒与健康的关系。⑤年4月23日,健康时报饮食版发表了《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误解》一文,指出长期少量饮酒同样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挑战了“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