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高风险地区高考考生全程戴口罩北京新发

点击蓝字△   6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广东3例,甘肃1例),本土病例28例(北京25例,河北2例,辽宁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本土病例(均在北京)。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增加4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91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6月1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1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4例(境外输入3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例(境外输入6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例(出院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45例),台湾地区例(出院例,死亡7例)。

北京昨日新增25例确诊病例涉及这4个区

来源丨北京日报客户端

  6月18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5例、疑似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截至6月18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累计出院例,在院例,累计死亡9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5例。

  6月18日0时至24时,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6月18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累计出院例,在院1例。

  新增确诊病例中,西城区1例、海淀区1例、丰台区18例、大兴区5例。

  全市有12个区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具体为平谷区自有疫情以来无报告病例、延庆区天、怀柔区天、顺义区天、密云区天、昌平区天、通州区天、朝阳区4天、石景山区4天、门头沟区3天、房山区3天、东城区2天。

北京市西城区香厂路小学一学生核酸检测呈阳性

来源丨

北京西城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

北京西城18日发布《关于西城区香厂路小学一学生核酸检测呈阳性有关情况的通报》,通报全文如下:

西城区香厂路小学一名六年级学生(住丰台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6月16日,西城区立即组织采集该校相关师生、家长咽拭子标本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集学校外环境标本40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6月13日起,所有学生未到校上课。

河北新增确诊2例,1人是北京餐馆服务员

来源丨河北卫健委网站

  6月18日0—24时,河北省新增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例(其中,1人为雄安新区安新县在北京新发地市场经营者,1人为保定易县在北京丰台区某餐馆服务员)。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6月18日0—24时,河北省新增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北京新发地市场进货人员)。

  截至6月18日24时,河北省现有确诊病例1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含境外输入10例),累计死亡病例6例,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病例1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尚在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0例(含境外输入5例)。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年6月19日

辽宁1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为北京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

总台央视记者李承泽

  6月18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新增1例(域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系北京市确诊病例刘某某的密切接触者),为沈阳市报告病例,属轻型病例。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辽宁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2例,治愈出院21例,在院治疗1例。

  辽宁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治愈出院例,死亡2例,在院治疗3例。

  辽宁省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71例,解除隔离出院44例,转为确诊病例27例(治愈出院25例、医院治疗2例。)

  截至6月18日24时,辽宁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治愈出院例,死亡2例,在院治疗4例。累计追踪到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人(含境外输入病例密切接触者),已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该病例宋某某,男,22岁,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与辽宁省6月13日确诊的2例域外输入病例为同事关系,三人均于6月11日乘高铁G次来沈出差。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6月12日作为北京市确诊病例刘某某的密切接触者对其实施隔离医学观察,6月12日、13日采集该病例痰及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隔离期间当地医务人员对其实施医学观察,疾控部门严格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6月18日第三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由急救车转运至省集中救治中心沈阳中心。结合临床症状,经省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确诊病例,目前病情平稳。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全程实行闭环管理。

其他信息

今年高考,中高风险地区考生全程戴口罩

来源丨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针对考点、考生、工作人员的考前准备,考生的防护要点,考场防疫、消毒与防护以及考试过程中应急处置等方面,已制定细化的操作流程和指导措施。

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

  要求做好人员的健康监测。对参与组考、监考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考生,要求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做到每天体温测量并记录。

制定异常状况的评估制度

  对考前和考试中监测、检查发现的考生和工作人员身体异常状况,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指导教育部门做好专业评估,教育主管部门依据专业评估建议,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

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要求考点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供待检和复检人员等候时使用。

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

  要求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当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启用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

发生过疫情的学校不能作为考点

  要求发生过疫情的学校,不能作为考点。考试前要对考点、考场、通道、门把手、桌椅、宿舍等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

普通考场可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

  要求对考场考点空调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开展清洁消毒。普通考场可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备用隔离考场须使用分体空调。可使用自然通风、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

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

  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

路等多条京冀跨省公交暂停运营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宏阳

  记者从北京公交集团获悉,为配合河北省地方疫情防控需要,应保定市涞水县、高碑店市政府相关部门要求,从6月19日首车起,快(北京西站南广场-欧美亚汽车城)采取北京西站南广场至张坊汽车站区间措施;城际高碑店线路(高碑店-六里桥东)采取暂停运营措施。

  应张家口市怀来县、涿鹿县、下花园区政府相关部门要求,从6月19日首车起,快(沙城客运站-地铁回龙观站)采取暂停运营措施;路(沙城客运站-地铁朱辛庄站)采取地铁朱辛庄站至康庄西站区间措施;路(涿鹿-地铁朱辛庄站)采取暂停运营措施;路(地铁朱辛庄站-下花园)采取暂停运营措施。

  应廊坊市永清县、霸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要求,从6月19日首车起,路(永定门长途汽车站-浙商新城)采取暂停运营措施;路(永定门长途汽车站-霸州火车站)采取暂停运营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每天新增报告病例不等于新感染病例

北京日报丨记者贾晓宏、孙乐琪18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北京市响应及时,第一时间发现疫情、锁定源头、切断继续传播。

  吴尊友解释,每天新增报告病例不等于新感染的病例。比如6月17日新增报告确诊病例21例,他们的发病时间大部分在几天以前,从感染到发病还有一段时间。可能今后几天还会有报告病例出现。不过,这些报告病例都是对既往感染病例的检测和发现,不是新感染的。

  这次北京出现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是否属于疫情反弹现象?吴尊友表示,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在高度流行阶段,只要有境外输入风险,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出现输入病例和输入病例引起的小规模聚集性疫情。不过,这次它又发生在批发市场,有一点令人意外。吴尊友介绍,在北京新冠肺炎防治调查工作中,将市场工作人员按职业分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卖水产的工作人员感染人数较多,其次是卖牛羊肉的。从病人的诊断报告时间、发病时间来看,卖水产类的工作人员发病时间较早。调查组又对市场多处进行环境采样,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同样是水产和牛羊肉大厅。初步分析,卖海鲜的摊位温度低,湿度大,可能较为适合病毒存活。至于为什么会成为传播中心,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北京疾控发布农贸市场预防性消毒指引:水产肉类等区域是消毒重点范围

北京日报丨记者贾晓宏18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农贸市场预防性消毒指引。指引明确,农贸市场中售卖水产、肉类、果蔬、冰冻产品等区域是消毒重点范围。

  指引提出,市场其他售卖产品的区域、周边区域,以及人员生活和工作过的场所,也需要进行消毒。消毒的重点对象为地面、墙壁、台面、运输车辆及宰杀工具、称量工具等,需清理转运的各类物资也要进行消毒。针对消毒对象和消毒现场的不同,选择高效、可靠的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时可使用含氯类消毒剂,选用其他种类消毒剂时,严格按说明书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操作,以确保消毒效果。消毒人员工作时,应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加强手卫生措施。

  售卖水产、肉类、蔬菜、水果等经营区域,要对区域内的地面、台面、墙壁以及相关工具用品,用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充分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作用30分钟。其他污染物较少、相对清洁的经营区域、工具,用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对不耐腐蚀的表面和用品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运输工具类在转运后先用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充分喷洒,达到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地面使用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充分喷洒或擦拭消毒。抹布、拖布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充分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洗净,晾干存放。垃圾暂存点要使用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充分喷洒消毒。

国家卫健委:对环境卫生和消毒开展“短板大排查”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欢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对于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部分地区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为强化防控措施,巩固防控成果,各地要进一步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日前,国家卫健委公布了《关于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各单位、各场所环境卫生和消毒进行全面评估,开展查漏洞补短板大排查,即查即改。

  通知要求,要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建立日常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监督制度。针对复工复产后的生产、生活、购物、交通等环境,采取网格化管理、包片包干,责任到人。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对各单位、各场所环境卫生和消毒进行全面评估,开展查漏洞补短板大排查,即查即改,将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布置到位、落实到位、效果到位。

  同时,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治理。以农集贸市场为重点,发动商户对所有摊位进行全面彻底环境卫生清理和卫生排查,对市场内公厕、水池、垃圾桶、活禽宰杀点等基础设施进行清扫保洁。及时清运积存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对操作台面、下水道、运输车辆等重点部位严格落实消毒措施。加强对运输车辆、存储库房、物品的环境和包装消毒,落实实名登记、验视和可疑物品报告制度。

  企事业单位要对车间、厂房、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等人员较集中的场所环境进行大扫除,清理积存杂物、废弃物,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加强场所内自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规范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要针对仓库、车间、食堂、宿舍、地下车库等重点区域采取措施,清除隐患。

  在重点场所方面,要对机场、铁路、长途客运、公交、地铁、出租车场站和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开展环境卫生清扫,经常换气通风,科学规范做好日常消毒。超市、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场所做好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加强洗手、卫生间等设施的卫生管理,及时清理下水明沟的污水污物,对下水管道、空气处理装置水封、卫生间地漏等U型管定期检查与维护。要抓好小熟食店、流动摊贩、早夜市餐饮点等食品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垃圾,确保卫生整洁。

  要落实街道社区、乡村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确保有专人负责,定时定点清理垃圾和废弃物,消除卫生死角。社区要组织群众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和公共空间,倡导群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居民文明意识和健康卫生意识,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不随地吐痰,妥善处理废弃口罩。

  通知强调,要采取科学消毒措施。应当合理使用消毒剂,

遵循“五要”,即: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要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要做好个人手卫生。

遵循“七不”,即: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

五部委联合发文,新冠疫苗生产临时性应急标准出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欢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保障。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作为推动新冠疫苗生产的临时性应急标准。

  利用病原微生物进行疫苗生产,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需要在确保疫苗质量的同时,确保生产活动的生物安全。该文件参照国内外生物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紧密结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基于疫苗生产全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风险提出生物安全方面的要求。

  具体包括:对疫苗生产车间防护水平进行分级,根据车间涉及病原微生物操作的风险,将车间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低生物安全风险车间和高生物安全风险车间。其中低生物安全风险车间指用减毒株或弱毒株等病原微生物生产疫苗的车间。高生物安全风险车间指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特定的菌(毒)株生产疫苗的车间。

  人员方面,文件提出企业应设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生物安全管理事宜,当发现存在生物安全隐患时,具有立即停止相关生产活动的权限。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并具有5年以上从事相关领域管理经验。企业应当对车间所有人员提供上岗培训和持续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要求相适应。除进行生物安全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职责、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活动的人员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此外,文件还提出了“生物安保”的概念,要求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保卫制度,采取安全保卫措施,并当向当地公安机关备案,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督指导。应将生物安保纳入风险管理范畴,确保对病原微生物的菌(毒)种、样品、潜在污染材料或废弃物的有效管理,且留有管理记录。应有专门安保人员提供外围防护的安全保障,安保人员应得到有效培训。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丢失和被盗、被抢或者其他生物威胁的,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按照规定报告。发生违反生物安保规定的有关事件,应进行报告、记录并进行调查,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据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该文件将作为推动新冠疫苗生产的临时性应急标准,仅对新冠疫苗生产车间的生物安全要求进行规定,其它建设、管理和运行等须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相关要求。

中疾控公布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欢

  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6月18日晚,该中心已通过“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正式发布年6月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

  三条数据来自北京市确诊病例基因组序列数据(NMDC-01、NMDC-02)以及环境样本基因组序列数据(NMDC-0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向世界卫生组织及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提交了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向国际社会共享。

  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牵头的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的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共同建设。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l/9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