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开学季Startofschool
目前,全省各类学校即将陆续开学,常见的校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致病因子以微生物感染和有毒植物中毒为主。针对校园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以下校园食品安全提示请查收。
主要风险:
1.三明治、肉夹馍、汉堡、凉皮、凉拌菜等冷食类食品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储存不当等原因容易受到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重点防范沙门氏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其肠毒素中毒。
2.隔夜剩饭剩菜因加工和储存不当导致的蜡样芽胞杆菌感染或其肠毒素中毒。
3.因人员、器皿以及食物交叉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
4.未烧熟煮透的菜豆引起的皂甙或胰蛋白酶抑制剂中毒。
5.误食有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以及误食马桑果、蓖麻籽及其他野菜、野果引起的有毒植物中毒。
主要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学校食堂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1.食品安全自查要到位
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要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定期开展自查报告、落实整改制度,强化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做好开学前的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检查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加工场所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督促从业人员及时注射疫苗。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从业人员开展健康体检。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及其原料实施定点采购,严格落实采购索证索票管理制度,严把进货查验关。重点对学校食堂低温储存食品及冷冻冷藏设备进行自查,对进口冷链食品原料,要查验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证明、消毒证明、溯源信息,实行专位存放。规范加工制作食品加工过程,严格食品配送、分餐管理。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严格落实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明厨亮灶、疫情期间错峰分散用餐等管理制度。2.校园周边食品消费谨慎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者要严格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料采购至供餐全过程控制管理,食品贮存销售、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安全自查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学校师生在外就餐或购买食品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