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教师分享如何巧用统编语文教材进行仿写

白癜风的治疗 http://www.hldxc.com/
我们常常说写作是“始之以欣赏,继之以模仿,终之以创造。”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阅读欣赏课文,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呢?河北省沧州市张维敏老师认为仿写就是构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今天,为大家介绍张老师的文章《巧用教材仿写提升作文水平》,来看看如何依据教材,练习写作。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两个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为了实现这两个语文要素,编者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四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每一篇文章都是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写作兴趣的美文。在本单元学习之时,我抓住有利契机,借助有新鲜感的语句或段落展开想象,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01指导学生尝试列举事物的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使描绘的事物更富有画面感

《燕子》这篇课文突出的特点是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活泼可爱的燕子描绘得栩栩如生。作者写燕子的外形,抓住羽毛、翅膀、尾巴的特征,用类似速写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燕子的外形特点。其次,列举清风、细雨、柔柳、鲜花、青草、绿叶等春天典型的事物,用错落有致的语句描绘了一幅浪漫的春景图。

教学时我出示描写燕子外形图、燕子春光图的语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两个自然段列举事物、罗列事物的写法,体会句子的优美之处,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我先让学生模仿这种写法,仿写小兔子:一身雪白的绒毛,两只长长的耳朵,两只红宝石般的眼睛,凑成了这样活泼可爱的小兔子。然后扩展到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自己的小卧室、写字桌、家庭、班集体、学校、老师……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创意展示出来:

狡猾多变的列那狐,机智勇敢的小鹿斑比,变通灵活的木偶,奔跑在书的世界。宽阔的绿色操场,红色的环形跑道,高高的教学楼,构成了美丽的校园。乌黑的长发,大大的眼睛,慈祥的笑脸,那是和蔼可亲的张老师。一盏台灯,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个书架构成了我的小书房。

由开始简单的模仿,到后来去掉数量词,去掉修饰成分,孩子们大胆地进行了尝试,体验了一种全新的写法。

02指导学生抓住特点,运用细腻贴切的动作描写,动静结合,展开想象,使事物更有画面感

《燕子》一文中描写燕子飞行图,“横掠”“沾”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轻快、敏捷、矫健。《荷花》一课,作者使用了很多富有动感的词语,如:挨挨挤挤,不仅写出了荷叶多而密的特点,还赋予了荷叶人的特征,仿佛一群顽皮的孩子挤在一起。“冒”展现了荷花挨挨挤挤在荷叶之间蓬勃生长的样子。

在教学时,我用换词的方法,如:把“横掠”换成“横飞”,“沾”换成“贴”,“冒”换成“长”体会用词带来的不同效果,体会其精妙之处,然后仿写一种植物。

学生的习作真的吸引了伙伴和家长的眼球:

那次我和爸爸来到一个市场,我一下子被一群群可爱的小精灵吸引住了。它们全身都是翠绿翠绿的,毛茸茸、圆滚滚的脑袋上顶着两只大耳朵,简直像极了兔子。

——《碧光环》

(一个“顶”字,使可爱的多肉植物碧光环有了立体的静态画面。)

南边是姥姥种的丝瓜,叶子挨挨挤挤地爬满一墙。很多黄色的小花从叶子中间挤出来。一阵风吹来,一根根丝瓜像小船在碧绿的波浪中若隐若现。

——《姥姥的菜园》

(“挤”写出了叶子的密和多,绿色的叶子点缀着黄色的小花,很有画面感。)

奶奶家养了很多花,花团锦簇的绣球、青翠秀丽的文竹、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仙人掌、明丽清新的一帆风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那盆美丽的蝴蝶花。(模仿《燕子》抓住了每种植物的特点)

它碧绿的叶子好像一只只小舟,花瓣收拢时,花骨朵就像没蒸熟的小包子。开放时,四、五片深紫的花瓣,衬托着黄色的花蕊,多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蝴蝶花》(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蝴蝶的特点)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率先摹写范文,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

小园花开

丁香月季冬青,槐树榆树紫藤,阳光鸟唱蝉鸣。(罗列法勾勒出小园的清幽)这是坐落在化建一区西北角的小园,夏天的清晨我经常到那里看书。

也许人们已经忘记了它曾经的美丽。它有多大年纪呢?应该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吧!朱红的柱子已经斑斑驳驳,花坛里的丁香、冬青恣意地生长,石廊的柱子摇摇欲坠,幸好虬枝缠绕的紫藤掩盖了她的破落。偶尔吸引人们停下匆匆的脚步。(小园的破落与紫藤花的美丽形成对比)

每年阳春三月,在春风的呼唤下,紫藤树醒了!在褐色的枝条上,浅浅的银白色茸毛的叶芽从枝条上钻了出来。在春雨的滋润下,争先恐后地长成了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布满整个石廊架,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枝叶射下来,地上斑斑驳驳。小园充满了勃勃生机。(“醒”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紫藤树严冬之后焕发的生机,“钻”写出了叶子对生长的急切渴望。)

四、五月,紫藤花绽开了,雪白的“葡萄”涌下来,一串串目不暇接;又仿佛是一串串风铃,迎风摇曳,仿佛发出清脆的响声。还有一些没有开花的小豆瓣在成长。我真想摘下一串吃一口。一群小蜜蜂和蝴蝶争先恐后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紫藤花的清香流荡在小园里……(“涌”以动写静,写出了紫藤花万条垂下的画面。“葡萄”“一串串风铃”用比喻的写出一串串紫藤花的样子)

一人一书,小亭石凳相拥。我喜欢这个小园,喜欢与紫藤花相伴的每一个清晨。

当我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孩子们的时候,隔着屏幕我就能感觉到孩子们的眼中流露出的惊讶---原来文章可以这样写呀!然后我表达了对他们的期待,希望能看到他们的美文。一下子点燃了孩子们写作的热情。

03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方法,使文章更加轻松活泼,增强画面感

《昆虫备忘录》一文用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和习性活动,情趣盎然。

四篇文章的开头自然随意,花大姐“款款地落下来”,优雅地切入作者的视线。独角仙“呜”“扑”摔在灯下,闯进作者的瞳孔,莽撞、笨拙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复眼》的开头用了三个问号,把一个好奇的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结尾也极富童趣,“我说,吃马铃薯的嫩叶大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正津津有味地向别人介绍他的动物朋友,充满童真童趣。

教学时,围绕“你觉得哪种昆虫写得最好玩?”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发现感受,并提出“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这个句子让你想到了什么?”感受汪曾祺爷爷活泼有趣的写作特点:抓住外形特点,贴切细微的动作描写,运用拟声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描写动物不是外形、生活习性、动作特点的整体播放,应该是时而侃侃而谈,时而眉飞色舞,时而摇头叹息,时而低头思考,时而欢呼雀跃。

我向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作文《可爱的小猫》:

可爱的小猫

暑假的一天,我去舅舅家,一推开大门,一团黑影从门里窜了出来,吓了我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猫,黄白相间的绒毛,圆滚滚的身子贴着地面,往后一缩,两只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喵—呜—这是在向我示威呢。哼,这么不友好!我两手插腰,眼睛一瞪,一跺脚。(抓住动词窜、贴、缩,拟声词喵、呜,让一只活泼的、尽职的小猫闯入我的视线)

“彬彬,”这时,表妹从屋里走出来,“不要这么没有礼貌,这是咱家的客人。”小猫甩了甩尾巴,跑到一边去了。

来到屋里,表妹和我说说起了小猫彬彬的趣事。

彬彬特别淘气。小时候,有一次它爬到树上去,下不来了。喵——喵——地叫着,还是猫妈妈把它从树上一步一步地领下来的。

还有一天晚上,表妹睡得正香,突然觉得被窝里多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她赶紧把它扔到了地上。过了一会儿呢,那个毛茸茸的东西又被塞到她被窝里,她又扔到了地上。啥玩意?她打开灯一看,是两只老鼠。奥,她恍然大悟,原来今天这是逮了两只老鼠,自己留了一只,那一只是给留她的呀!我笑得前仰后合。表妹还告诉我,彬彬不仅爱吃肉,还爱吃瓜子、花生、糖块。可真有意思!(间接了解小猫的趣事)

不到半天,我和彬彬就熟了。我拿起一根鸡毛掸子在空中挥舞着,它在上面蹿上蹦下。一会儿又追着自己的尾巴转起圈来,玩得特别开心。(和小猫玩耍,不仅写出它的活泼可爱,而且写出我对它的喜爱)

中午我躺在床上,刚要午睡,突然觉得脸上一热,我虚着眼睛,见彬彬头躺在我的胳膊上,小爪子搭在一起,静静地看着我,我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我也要养一只小猫。(结尾自然收束,很有画面感)

下面是学生董济硕的习作:小仓鼠

一双小小的手,一对圆溜溜的小眼睛,毛茸茸胖嘟嘟的小身体,凑成了那样可爱的小仓鼠。(模仿《小燕子》的开头)

嘘,别出声!塑料箱子里静悄悄的,大白天两个小东西躲在木屑下面呼呼大睡。昨天半夜,一只围着箱子跑啊、跑啊、跑啊……一只抱着屋子一角啃哪、啃哪、啃哪……哎,你俩就不能老实一点。真拿他们没办法!(用活泼语气写出小仓鼠昼伏夜闹)

日上三竿了,该起床了吧!我轻轻敲了两下小房子。两个小东西像受到惊吓,一下子从木屑里钻出两个小脑袋,前爪搭在箱子壁上,眼睛惊慌地往外张望。好像说:“怎么啦?怎么啦?发生什么事?”(抓住小仓鼠的动作、神态)

它们喜欢吃的东西很多,有瓜子、花生、小鱼干。今天的早餐是花生,我把花生放到箱子里,两个小东西两只小手抱着花生,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小嘴一鼓一鼓地,胡子一翘一翘的。吃饱了又躲了起来。(抓住小仓鼠的动作,写出了它吃东西时样子)

奥,对了,是不是得给他们起个名字呢?今年是鼠年那,鼠你最懒,鼠你能睡,鼠你快乐,不行不行,我再想想。

教师评语:小作者用活泼的笔头,把小仓鼠的外貌、生活习性、动作特点呈现出来,小巧玲珑,呆萌可爱;你呀,是个可爱的小暖男。

实践告诉我们,模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写作不久,而仿写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能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激发写作兴趣。通过仿写练习,慢慢地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终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十而已》顾佳教育方式获赞!这部剧中隐藏的教育观点你怎么看?

批评学生的八种方式,教师和家长们掌握了吗?

今年高校毕业生增加40万!世界正在狠狠惩罚不努力的人!

一位优秀教师的三条备课建议:这样备课,上课才轻松

来源:我与新教材征文

编辑:康玉平

审核:杨利军

监制:张玉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l/13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