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论坛看到一篇求救的帖子,一位鱼友为了消除蛋白虫,在大概升的水体中投放了两粒肠虫清,一夜过后虽然把蛋白虫灭了,但是魟鱼也出现了中毒迹象,然后当天下午死亡一条。
引用:蛋白虫泛滥,1.5米缸子昨晚下了2片肠虫清,今早起来蛋白虫是没了,挺高兴。可是我的一对16公分皇冠黑白,卷边、呼吸急促,趴缸子一动不动,要挂的节奏!我立刻换水三分之一,底滤加包活性炭,稀释药物!升温1度之前29度,请问高手还有什么补救措施吗?就一个水族箱,没法倒缸(再说也没有困过后的水)
下错药!对于每个新手来说几乎都有经历,我自己也药死过不少鱼,记得最严重一次是用呋喃西林弄死了一缸种鱼,因为经历的多,也就学的多,也愿意把这些总结后的补救措施分享出来,供需要的鱼友参考。在说补救措施之前,先声明一下,其实在魟鱼中毒之后再来补救,救活得几率很小,所以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麻烦大家在往鱼缸中泼洒未知药物之前,先百度一下药名+鱼名,获取一些前人使用的案例,或多或少都可以得知药物的危险程度,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下药。比如今天的肠虫清中毒案例,搜索引擎中就有好几篇因为投放肠虫清导致观赏鱼中毒死亡的结果,如果饲主下药前看到这些结果,相信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个人认为对于魟鱼药物中毒的补救,最关键的点有两个:
密切观察
请注意密切二字,在使用未知风险的药物之后建议你守在鱼缸旁边,时刻注意魟鱼对药物的耐受,这样才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如果下药之后就转身离开,等十多个小时之后毒性深度入侵,此时鱼的内脏可能已经受损,救活的几率也会大打折扣。
及时补救
下药后多条魟鱼出现异常(包括但不限于:撞缸、跳缸、上浮荷包蛋、脱模、拒食、呼吸急促频繁翘嘴...),这时应该果断把魟鱼转移到硝化系统健全的其它鱼缸,总之越早离开有毒的水体,就对魟鱼的毒害越少。通过异常的表现来判断是否中毒,这可能需要一定养殖经验,不过有些表现还是很明显的,如下图:▼魟鱼脱模是因为体表粘液分泌异常
▼漂浮在水面,荷包蛋状如果没有多余的鱼缸,也应该采取大量换水来稀释毒素,发现魟鱼中毒当天就应该换水一半以上,既然是大量换水,就一定要采用安全的水来换入,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比如从桶装水公司购买人饮用的纯净水来换,或者使用困好的水,大量换水不建议使用自来水。为了避免水质震荡,在首次换水稀释毒素之后,再次换水可以分早晚间隔进行,每次3分之1或者4分之1,视毒性强弱来调整之后的换水量。也可以配合活性炭来吸附药性,活性炭仅仅只是配合,稀释毒素关键还是要靠转移或者大量换水。
同时加大气泵曝气量,给鱼缸水体增加含氧量。中毒以后的魟鱼应该停食3天左右,之后投喂也要减量,目的是为了减轻其内脏的负担。再补充个偏方,维生素C具有温和有效解毒作用,在人和家禽的解毒病历中经常被使用,对于药物中毒的魟鱼,可到药店购买人用的维生素C来适量投放辅助解毒。如果出现中毒后没有暴毙,但是又拒食的魟鱼,那就应该是毒性伤到其内脏了,这时的调理开口可能是个很漫长的过程,长的甚至于需要数十天,遇到这种情况的饲主除了保持好水质以外,还需要保持好心态耐心等待。
文
老汪
▼去论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