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医院陆续收治误食毒蘑菇中毒患者6人。目前在院患者16例,其中,5名患者病情危重。据介绍,医院已经启动应急预案,在全院通报病情,要求各科室做好协调工作,全力救治。
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勇说,从7月下旬开始,陆续有误食毒蘑菇的患者入院治疗。8月14日,盐山36岁的村民刘某因为进食野蘑菇后恶心、呕吐3天,加重伴腹痛、腹泻而入院。初步诊断:急性毒蕈中毒。经给予药物治疗,8月0日出院。
9月5日,河间66岁的农民张某也因误食毒蕈入院。其3天前误食毒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吐量较大,诊断为毒蘑菇中毒,急性肝衰竭。到9月10日行血浆置换次,病情危重,在肝衰竭加重的基础上出现了溶血、肝性脑病和肾功能衰竭,目前患者部分指标较前好转,但仍危重,存在生命危险。
李勇说,毒蘑菇里含有胃肠毒素、神经毒素、溶血毒素、肝损毒素等,情况比较复杂。这些患者在吃完蘑菇后一般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然后会出现肝损害症状,如进食差、黄疸等,甚至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肾衰。
据介绍,医院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在全院通报毒蘑菇中毒病例,要求各科室做好相关患者的接诊、排查及救治工作。
据沧州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我省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毒蘑菇至少有13种,如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蕈等。沧州市一般在梨园、树林等潮湿阴凉地方多见。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经烹调加工或者晒干都不能消除。毒蘑菇中毒后,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另外对脏器损害最大,甚至导致死亡。另外,毒蘑菇毒素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成人进食50克极毒蘑菇可致中毒死亡。为预防毒蘑菇中毒,对不熟悉的野蘑菇,不要采摘,特别要看管好儿童,以免食用中毒。
判别蘑菇是否有毒,任何经验都是不可靠的。因为野生蘑菇可以发生变异,如果有毒野生蘑菇的孢子随风吹落到无毒野生蘑菇上,也会导致无毒野生蘑菇变成有毒野生蘑菇,吃了一样引起中毒。因此,专家提醒广大群众,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勿采勿食。州
来源:掌控沧州
路边的野菇你不要采!辨别毒蘑菇的“小知识”?别信!民间颇有一些“教你辨别毒蘑菇”的方法,然而并没有科学依据。它们不但不能帮你大饱口福,轻信并实践了这些方法,反而是造成误食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卫生部年的统计数据就显示,该年度全国食用有毒动植物和毒蘑菇死亡人数共11人,占全部食物中毒死亡人数(人)的61%,其中半数以上是误食毒蘑菇致死;而对中毒患者的调查表明,他们中的多数并不是不知道毒蘑菇的存在,而是在采食蘑菇时受到了这些辨别方法的误导。
全世界约有种大型真菌,形态和成分都具有很高的多样性,辨别它们是否有毒需要专业知识,并非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所能胜任。因此对于不认识的野生菌,唯一安全的办法是绝对不要采食。
谣言1: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无毒蘑菇颜色朴素。真相:这是有关蘑菇的谣言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杀伤力最强的一句,甚至上升到了箴言的高度。为了逐条粉碎这条谣言,我们让大名鼎鼎的“毁灭天使”白毒伞(Amanitavrna)现身说法。
“毁灭天使”白毒伞,图片来自:北京哪家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