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其实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污水厂采用氯酸钠和盐酸作为原料进行制备二氧化氯,那么生成的产物是以什么形式投加至消毒池呢,气体产物?液体产物?如果是气体,那么残液就需要一直排放吧,排放到哪里?氯酸钠房间的排水沟排水大部分直接进了污水管网,盐酸房间的排水沟可能还有个事故池担着,那么二氧化氯发生器房间的排水沟排水去哪儿,也是污水管网?好像是吧。
主反应:2NaClO3+4HCl→2NaCl+2ClO2+Cl2+H2O
副反应:NaClO3+6HCl→3Cl2+3H2O+3NaCl
一般在ClO2收率为70%情况下,产物废液中约含5.1%左右的HCl、8.3%左右的NaCl、4.6%左右残余的NaClO3。
1.污水厂
NaClO3和HCl在发生器内反应后,如果无论是否剩余,和产物(Cl2、NaCl、ClO2)夹杂着一起以液体形式,通过水射器动力水作用输送至消毒点,没有所谓的气液分离装置(或者有,也形同虚设),这时候也就不必考虑一直有残留物(或少量残留物)需要排出的问题了。当然了,污水厂终端消毒池出水中可能含有上述各种物质。估计大多数都是这么干的,毕竟污水厂出水中没有对氯酸盐质量浓度的限制要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给水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规定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氯酸盐质量浓度限值为0.7mg/L。如果还像上述污水厂那样将产物一股脑全部以液体形式投加至消毒点,极有可能不达标。这个时候发生器内就必须要设置气液分离装置了,通过曝气等方式将产物ClO2气体及时吹脱出去,留下可能含有NaClO3、HCl、NaCl、溶解态ClO2等物质组成的残留液。某80万m3/d的给水厂,采用纯二氧化氯发生器,有气液分离装置,ClO2投加量按0.6mg/L计,二氧化氯日用量kg/d,产生的残液量约为2.4m3/d,每天这么多的残液直接排至污水管网?
《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GB-)5.3.8条:氯酸钠法制备二氧化氯的发生器用于饮水消毒时应配备相关的分离装置,将二氧化氯、氯与其他物质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氯和氯酸盐等进行相关处置。最怕“处置”二字,就像《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4.15:景观用水水源不得采用自来水和地下水,审图专家可能会要求你因为一个水景补水而上一套中水处理装置,代价太大。
对于我们设计而言,可能很少会去操心什么处置办法的,既然用了你家的发生器,那么作为供货商你一并把残液处理给考虑了吧。既然有这么个需求,各家厂商就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尽可能把残液处置放在一体化装置内解决掉,一边连续不断进原料,一边连续不断出无毒害的排出水,完美。如果供货商不解决,那……,室外设置个处置池,投加石灰中和?加水稀释排放?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