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从年5月至7月20日,云南省已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起,2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中毒病例数下降了33.90%,发病人数下降了35.64%,死亡人数减少了7人。并累计成功救治中毒患者余人。
在我国一些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异的一些地区,蘑菇是当地人钟爱的美味,每逢蘑菇成熟的时节,都会上山采蘑菇拿回来食用。但是,随之而来的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也是屡屡发生。甚至一些人,听说一些毒蘑菇有致幻效果,专门购买特定种类蘑菇,以求达到致幻目的,这是十分危险的!
毒蘑菇中毒又称毒蕈中毒,中毒后的表现类型多样,严重程度也不同,常见的临床类型可分为:
()胃肠型:主要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炎症反应。
(2)神经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3)溶血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4)肝肾损害型:最为严重,可损害肝、肾、心脏和神经系统,对肝脏损害最大。
(5)类光过敏型:误食后可出现类似日光性皮炎的症状。
神经精神型的表现就是常听说的出现幻觉,但是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尝试!毒蕈的类型多种多样,而且有些剧毒蘑菇的外观可能十分漂亮,让人食欲倍增,甚至有些剧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外观也十分相似,经验丰富的当地人甚至都不能完全分辨。如果引起肝肾损伤型中毒,没有特效解毒剂,如果肝脏细胞大量破坏,患者死亡率极高。
所以毒蕈中毒的预防十分重要。
首先,食用蘑菇时要做到“不确定的不吃、不认识的不吃”。这是预防中毒的关键。
其次,注意在使用前,进行简单鉴别,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色泽鲜艳度高;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
最后,及时治疗如果食用蘑菇后出现了不适的感觉,如腹痛、恶心,医院就诊,以防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例题:毒蕈中毒中病死率最高的是:
A.胃肠型B.神经精神疾病
C.溶血型D.肝肾损害型
E.类光过敏型。
D。解析:肝肾损害型最为严重,可损害肝、肾、心脏和神经系统,对肝脏损害最大,病死率最高。故此题选D。
公告陆续发布中你是否还在每天到处找公告?如果是那就不必苦苦等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