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网上和朋友圈里接连出现了一篇很火的“紧急提醒”:如果直接用含氯的自来水加热蒸煮食物,氯会包覆在食物上,有致癌危险!
不少网友都是第一次听说,信以为真,赶紧转发给亲朋好友,善意提醒:“难怪现在癌症高发,今后一定要注意!”
难道多年以来蒸馒头的方法都做错了?
自来水里的氯,真有这么可怕?
听听专家怎么说医院肿瘤科主任熊斌表示,氯气在自来水中的主要用途是杀菌,确实有一定毒性,但在自来水中含量非常少,不足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目前医学界尚无足够证据确定氯气为人类致癌物。
“不慎吞下少量含氯的洗涤剂或漂白剂,就会刺激消化道导致呕吐甚至氯中毒,所以即使氯气有致癌风险,也许还没积累到引发癌症,患者就已经先出现氯中毒。”武大附中化学高级教师王传树表示,自来水中含有的少许余氯,在蒸煮过程中会分解成微量的盐酸和氧气,对正常人的健康没有任何影响,担心有氯覆盖在食物上从而对人有害,纯属杞人忧天。
自来水里为什么要加氯?自然界里的水含有各种细菌、微生物,所以,自来水厂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工序,才能把水处理干净,但是水从水厂出来,要经过长长的管道才能进入千家万户,这个时候,怎么保持水质经过管道后不受污染呢?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饮用水监测科科长钟嶷说,最简单、方便、经济的办法,就是在水里加入氯气来消毒。据统计,全世界有80%的国家都是使用氯气来消毒自来水。通常的做法是,把氯气或者二氧化氯通入水中,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它们具有超强的氧化能力,能够杀灭多种细菌。
钟嶷还说,在自来水出厂的时候,水里游离氯含量大于每升0.3毫克,经过长长的管道,进入家庭后,自来水游离氯含量只有每升0.05毫克。自来水中需要一定的“余氯”存在才能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如果在家里的自来水里一点氯都没有的话,反而说明家里的自来水不安全了。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自来水余氯标准允许含量为5mg/L,而实际上自来水余氯含量都控制在1mg/L以下甚至更低。我国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要求,出厂水的余氯含量最低不能低于0.05mg/L,最高上限为4mg/L。
这个紧急提醒不靠谱!以上“紧急提醒”原文中所说“氯会被锅盖遮挡,包裹在馒头等食物上”,实际上也不可能发生。
首先是如上所述氯含量非常低,一锅水远远不到低毒的剂量。况且,在蒸煮东西时,也会主要分解成氯离子、氯酸根和氧气。前两者不会蒸发,后者不会影响健康,根本不可能形成包裹物。这一过程有没有锅盖的遮挡都会发生,所谓水开之前务必要把锅盖打开的好心提醒只是多此一举,而且打开锅盖会造成热量的散失浪费,还会影响食物的口味。所以大家不必再忧心忡忡了!
其实在生活中,类似这种“烹饪不当致癌”的传言非常多,其中有很多都已经被权威专家或机构证实为谣言。赶紧来看看,年上半年这几大谣言你中招了吗?
谣言1: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
这是网上流传的“最新国际通用报警求助手势”:同时竖起食指、中指和小指。据说是因为其形状既像中国报警电话号码,又像美国报警电话。还有人呼吁“告诉你的小孩学会这个手势,有危险时及时使用。”
真相:
多地警方辟谣称,国际通用求救信号目前还是SOS,我国报警方式有电话拨打,或者短信12。不过,网上流传的这一手势倒有点像德国球星厄齐尔经典的M庆祝方式。
谣言2:领结婚证时要交二胎保证金
有网友称,一些地区的民政部门在新人领结婚证时征收元至元的二胎保证金,“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返,不生就不返”。据网友评论,自身或亲友缴纳过二胎保证金的省份有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等。
真相:
国家卫计委官方人员表示,计生部门从未出台过相应政策,卫计委目前也未接到各地相关的投诉。一些地区的民政部门也进行了辟谣。婚姻、生育相关法律均未提及二胎保证金。
谣言3:全国公交车成失联儿童守护车
该消息称,从5月1日起,全国公交车成为失联儿童守护车,公交车司机就是失联儿童的守护人。不少家长纷纷转发。其他版本也由此诞生,把地点改成了“货车”“书店”等。
真相:
多地公交集团均表示没有收到主管部门这类通知。警方也表示,不要轻信网上传播的消息,儿童走失后应原地不动或求助于警察。家长要马上报警,不用超过24小时。
谣言4:交通新规限制副驾驶年龄
交通新规自年3月1日起实施“副驾驶有不满14周岁乘坐的,记6分,罚元”“行驶中抽烟,记1分、罚元”等处罚方式让人难辨真假。
真相:
公安部发布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自今年4月1日起实施,但并未涉及传言中的内容。《道路交通安全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未对副驾驶年龄和禁止司机吸烟做出规定。不过,部分地方性控烟法规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
谣言5:退休人员每月可领医保补贴
一则“退休人员带上相关证件去街道办事处登记后,每月有50元补贴返到医保卡”的消息在朋友圈疯传。也有其他帖子加上“买断工龄”的限制,或把补贴数额改成每月70元。
真相:
多地人社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表示,并无医保卡补贴一事,相关政策如有变化,将会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公告。
谣言6: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变成酸性体质
纯净水是酸性水,越喝体液越酸?网上流传的帖子称,人的体液PH值在7.35-7.45之间,如果长期饮用纯净水,将会破坏人体的酸碱平衡关系,导致人体酸性化,而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
真相:
在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有专家表示,医学上并没有“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的说法。如果一个人的PH值低于7.35,应该发生酸中毒,正常人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PH值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目前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纯净水会危害人体健康。
来源:楚天都市报原创
综合:楚天都市报、央视新闻、羊城晚报、网络等
记者:李晗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
不信谣,不传谣!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怎么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