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上行4个基点利率调控信号趋明
3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上行4个基点 央票发行利率屡屡上升,昨日招标的900亿元3个月期央票利率较上周提升4个基点至1.4088,为2008年11月27日1.7726以来近14个月的新高,但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参与投标的大行交易员表示,3个月央票利率如期上行,表明投资者对央行加息的预期有所加大,尽管如此,短时间内债市资金面仍比较宽裕。 3月央票利率如期上行 公告显示,上周持平的3个月期央票利率本周再次上行,终究中标利率为1.4088,较1月7日发行的3个月央票利率再度提升4个基点,同时进行的480亿元91天正回购利率则上调5个基点至1.41。央行在公然市场本周终究实现资金净投放280亿元,为14周连续净回笼后的首次净投放。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银行本周近3000亿的存款准备金需缴款,央行实际上净回收流动性超过2700亿元。 1年期央票利率的连续上调显示央行收紧流动性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显示未来宏观政策收紧有望提早到来。市场普遍认为,决策层后续的调控步骤将主要取决于信贷和CPI数据。昨日上午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CPI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分析人士认为,这较市场预期略高,CPI上行泄漏经济稳定回升的积极信号,但也可能加快政策退出的速度。 安信证券分析师刘海东告知,近期央行频繁动用货币政策,包括上调央票利率和准备金率,主要是出于信贷控制的考量。基于对上半年通胀压力逐步加大的判断,央行逐步会将重点放在管理通胀预期和通胀层面,通胀走势将成为央行货币政策调解的关键要素,可以判断,2季度通胀明显上行可能引发加息政策落地。 债市资金面未受影响 从回购利率的变动来看,市场的资金面仍较充裕。昨日的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较前一日下跌7.05bp至1.3956,隔夜利率仅微幅上涨0.14bp至1.0327。一样医治白癜风专家,1月初至今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也显示出市场其实不缺钱,隔夜Shibor从月初的1.1175至昨日1.0283,14个交易日内下跌9个基点,其余1个月内期限的Shibor均不同幅度下跌,显示短期内市场资金仍较充裕。 "目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非常充裕,但央票利率1、二级市场的倒挂使央行难以大幅增加央票的发行量",国海证券研究员李杰明认为,在货币政策逐步趋紧预期下,银行普遍快速做大信贷范围以最大限度抢占市场份额,而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的两大途径是收紧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和进行窗口指导。李杰明表示,为了更大范围地回笼流动性,央行必须提高央票的发行利率以增加其投资吸引力,日前准备金率的上调正显示央行急于回笼过剩流动性的心态。 多位分析人士预计,央票发行利率仍将出现进一步的上涨。某大行研究员认为,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目标值在.25,在利率上调到位后,预计2月份的1年期央票周均发行量在亿元左右。 虽然调控紧锣密鼓,但受益于资金面宽松及银行配置需求不减,昨日现券市场走势安稳,机构对短期限品种的增持热情高涨。上述交易员表示,信誉债收益率继续小幅下行,利率品种则波动不大。(证券时报)三个月央票意外“升息”利率调控信号趋明 "意外"再度降临公然市场操作。 昨天,已停滞一周的三个月央票发行利率水平出乎预料地再度上涨近4个基点,至1.4。此次央行主动上调央票利率预示着,公然市场操作进入全面调控阶段,其操作风格,从单独运用量化手段,转变为量、价并重;在收缩流动性同时,也侧重调控市场的利率预期。 市场"晕了" 仅仅用了3周时间,公然市场就完成了风格转换。 去年下半年,央票利率的变动常常具有明确的连续性:即延续上升,然后保持在某一个价位附近平台整理。而此次的变化在于,三个月央票在已停止"升息医治白癜风权威医院"一周以后,又立即再启上升步伐。对此,更多的市场人士将其解读为,信号的含义产生了变化。 "如果说,今年第一周的三个月央票利率调升表明央行意在扩大资金回笼量,那么这次则是发出了利率调控信号"。1名多年跟踪公然市场操作的业内人士表示。 偶合的是,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去年12月CPI升幅到达1.9,超出市场早先的1.4至1.5的预测范围;环比上行幅度到达1.0,到达历史同期次高水平,构成物价加速上升态势,预示通胀压力上升。 "不排除央行在暂不提升基准利率的条件下,先借助提高市场利率水平,提早进行通胀预期管理。"多位银行间市场人士认为。 此次三个月央票利率调升让市场没了方向。 当天,银行间市场短端成交活跃度减弱,一年央票的买卖利差从原来的1至2个基点扩大到了4至5个基点,3至5年间的债券则扩大到了8个基点。机构之间分歧的加大,导致市场观望氛围浓厚。 "有点晕。"1名货币基金经理表示,今年以来公然市场操作节奏变化之快超出预期,年初所制定的操作策略必须重新审定了。 而对一些银行而言,公然市场利率水平的走走停停,也增加其配置难度。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处负责人认为,利率预期的透明度下落,很难掌控配置的节奏和最好时点。 复杂中的主线 从年初至今,虽然只有短短3周,但是几近每一场公然市场操作都在变化。但眼花缭乱的背后,始终不离一条主线--紧缩。 对货币政策制定及执行者央行而言,控制信贷1要动用量化手段下落银行流动性,二要用价格手段,增加银行资金收益,替换信贷投放。从这个角度来看,公然市场从本来的"量化"调控,进入"量、价"并重其实不意外,何况今年通胀预期上升,更增加了运用价格手段预先调控的必要性。 同时,比较去年,今年的环境更加复杂,在进行内部调控时,还要兼顾内外平衡,避免因利率走高引发热钱大量流入。这决定了今年公然市场操作,不能照搬去年的模式,而是适时增加灵活性。近期由于欧洲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继续恶化,造成美元阶段性强势,热钱流入压力暂缓,令目前央行有空间提高全部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今年货币政策前紧后松的格局已确立,因此上半年公然市场操作的范围放大、品种增多、利率水平上升是一定的趋势。(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