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
()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态和态两种形态存在;
(2)、、是构成物质的3种基本粒子。
2、物质的树状分类
3、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nm00nm
分散系外观特征
分散质粒子类型
小分子或阴、阳离子
分子集体体或高分子
大量分子的集合体
分散质离子能否
透过半透明
分散系的稳定性
实例
食盐水、蔗糖水、稀硫酸
Fe(OH)3胶体、果冻、肥皂水、烟、雾、云、烟水晶等
泥水混合物、油水混合物
4、胶体
()胶体区别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
(2)胶体的性质、、
(3)胶体聚沉的措施有、、
(4)胶体带电荷的规律: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Ag2O)、金属的氢氧化物[如Fe(OH)3、Al(OH)3]形成的胶体,胶体粒子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金属硫化物(如FeS、Cu2S)、非金属的氧化物和非金属的硫化物(如SiO2、Al2S3)形成的胶体,胶体粒子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荷。
(5)胶体介稳性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次要原因是
(6)胶体的制备方法是
A.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如Fe(OH)3胶体的制备,是将少量的FeCl3饱和溶液滴加到沸腾的蒸馏水中,制得了浓度较大的Fe(OH)3胶体;将明矾等铝盐溶于水,就制得了浓度较小的Al(OH)3胶体;将8-0滴0.0mol/LAgNO3滴入等浓度的的KI溶液中,边加边振荡,制得AgI胶体;向0mL稀盐酸中加入mLNa2SiO3溶液,就得到了H2SiO3胶体。写出这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通过物理方法制备:淀粉溶于热水,制得淀粉胶体;硫黄的酒精溶液加到水中,制得硫黄胶体,研磨等,都可以制得胶体。
(7)区分胶体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8)用胶体知识可以解释的问题:明矾净水的原因、三角洲的形成、卤水点豆腐、土壤保肥、不同品牌的墨水不宜混用、静电除尘、肥皂的盐析……
当日作业:
专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关于0.2mol/L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0mL该溶液中含0.8gNaOH
B.mL该溶液与00mL0.2mol/L的硫酸溶液反应形成中性溶液
C.00mL该溶液中约含0.02mol×6.02×mol-个Na+
D.配制含L水的该溶液,需NaOH的质量为8g
2.配制00mL0.mol·L-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06g无水碳酸钠,加入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06g无水碳酸钠,加入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3.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SO、Fe3+、H+、M,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NO)∶n(SO)∶n(Fe3+)∶n(H+)∶n(M)=2∶3∶∶3∶,则M可能为
A.Fe2+ B.Mg2+C.COD.Ba2+
4.(双选)实验室用下列溶质配制一种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c(K+)=c(Cl-)=c(Na+)=c(SO),则其溶质可能是
A.KCl Na2SO4B.KCl Na2SO4 NaCl
C.NaCl Na2SO4K2SO4D.KCl K2SO4 Na2SO4
5.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面的纸上
B.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已冷却的NaOH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容量瓶中
6.配制0.0mol/L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7.某金属R的氯化物溶液20mL,浓度为0.05mol/L,它恰好能与20mL0.5mol/LAgNO3溶液完全反应,则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RClB.RCl2C.RCl3D.RCl5
8.欲配制00mL.0mol/L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①将4.2gNa2SO4溶于00mL水中②将32.2gNa2SO4·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00mL③将20mL5.0mol/L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00mL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9.(双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L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0mL,其浓度仍是mol·L-
B.制成0.5L0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2L(标准状况)
C.0.5L2mol·L-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
D.0g98%硫酸(密度为.84g·cm-3)与0mL8.4mol·L-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0.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为
A.(y-2x)/aB.(y-x)/aC.(2y-2x)/aD.(2y-4x)/a
.50g浓度为cmol·L-,密度为ρg·cm-3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0.5cmol·L-,则加入水的体积应
A.小于50mLB.等于50mLC.大于50mLD.等于50/ρmL
2.有一瓶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00g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mL,该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mol/LB.6mol/LC.6.25mol/LD.6.75mol/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3.(0分)()常温下,将20.0g4%的NaCl溶液跟30.0g24%的NaCl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密度为.7g·cm-3的溶液.请计算:
①混合后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②混合后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③在g水中需加入________mol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的溶
液的浓度相等.(计算结果保留位小数)
(2)在标准状况下,L水溶解了一定体积的NH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cm-3,物质的量浓度是7.2mol·L-,则所溶解的NH3的体积为________.
4.(4分)用8mol/L浓硫酸配制00mL3.0mol/L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稀释 ④转移、洗涤 ⑤定容、摇匀。完成下列问题:
()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
A.0mLB.25mLC.50mLD.00mL
(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写)
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
D.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________.
5.(4分)在标准状况下,将LHCl气体溶于mL水(ρ=.00g·cm-3)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8g·cm-3.试计算:
()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取出这种盐酸00mL,稀释至.8L,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在40.0mL0.mol·L-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2)中稀释后所得稀盐酸,边加
边振荡.若使反应不产生CO2气体,则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______mL.
(4)将不纯的NaOH样品g(样品含少量Na2CO3和水),放入50mL2mol·L-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酸性,中和多余的酸又用去40mLmol·L-的NaOH溶液.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终得到________g固体.
6.(4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00mL3.00mol/L的NaOH溶
液(密度为.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mol.
()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n(Cl2)∶n(H2)=______.
专题2:
一、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学学习和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模型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B.质量守恒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
C.化学家提出的假设都能被试验证明D.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是有一定条件的
2.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③ B.②⑤C.①②④D.②③④⑤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元素一定呈化合态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某纯净的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D.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好线路发
现灯泡不亮,按照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下列由此得出的
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5.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
Na2O2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单质参加或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生成阳离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有电解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水玻璃、水银、氨水、盐酸 ②化合物:CaCl2、烧碱、聚乙烯、HD ③电解质:CuSO4、K2CO3、冰醋酸、硫酸钡 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⑤同位素:C、C、C
A.①③④B.③⑤C.②③④D.②④
8.如图所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X
Y
Z
例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苯
芳香烃
有机化合物
B
溶液
分散系
混合物
C
强电解质
电解质
化合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9.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
0.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2.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具有直观形象、简明的优点。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AlCl3和NaOH溶液反应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C.常温下甲基橙的变色范围:
D.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
3.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开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
4.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浊液、溶液和胶体
B.在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不溶解
C.“血液透析”原理同溶液中固体颗粒的过滤原理相似
D.除加入电解质可使胶体聚沉外,将两种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混合也能发生聚沉
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NaCl、KCl、Na2CO3、FeCl3、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
方案: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2: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铁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方案属于碱的有Na2CO3、NaOH
B.按照方案2属于钠盐的有NaCl、Na2CO3、NaOH
C.方案中的碱与方案2中的铁盐反应可得到一种红褐色胶体
D.设计方案2的同学另取某种溶液,在其中加入上述溶液中的钾盐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6.假定奥运五环旗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常见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四种反应中必须包含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适合的一组是
选项
蓝
黑
红
黄
绿
A
SiO2
CuSO4
溶液
O2
NaOH溶液
Ag
B
O2
稀H2SO4
CO2
Fe
NaOH溶液
C
O2
稀H2SO4
Al(OH)3
NH3
NaOH溶液
D
Mg
CO2
KOH溶液
Al
Fe2O3
二、非选择题
7.A、B、C三只烧杯中,依次分别盛有NaOH溶液、KSCN溶液、煮沸的蒸馏水,各滴入FeCl3溶液,试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分别写出三只烧杯中形成分散系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A中形成分散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_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填写物质序号),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氯气,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
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
式
①HCl
②____
③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
⑦CO2
⑧Na2O2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0.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
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
象的时间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紫金人民医院完成首例腹腔镜横结肠癌根治术看喵星人练习瑜伽萌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