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不过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其中,发生呼吸道异物、溺水、摔落、烫伤、中毒、道路交通伤害的情况比较多。
今天,针对这些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教大家现场处理的办法及防范措施,家长们一起来参考学习吧~
误入异物处理办法:
如果发现孩子吞食了异物,出现剧烈呛咳,不要试图通过喂水和食物的方法帮助孩子缓解症状,医院就医,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在去医院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孩子右侧体位朝下。因为一般异物容易存留在孩子的右侧支气管口里,右侧体位朝下能避免对孩子进一步的伤害。
若异物较大,完全遮蔽声门时,孩子可能迅速出现窒息,这时家长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自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
①3岁以下的孩子发生气管异物
操作方法:
⑴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⑵若经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可把孩子翻过来。抢救者以中指或食指,放在孩子胸廓下快速向上重击压迫。重复,直至异物排出。[图/兰兰]②3岁以上的孩子发生气管异物操作方法:
⑴患儿取立位或坐位,救护者坐或跪在患儿身后,并将双手环绕在患儿腰部,同时让患儿弯腰头部前倾。
⑵救护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处顶住患儿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厘米。
⑶用另一只手抓牢握拳的手,向上向内快速拉压冲击患儿腹部。
目的:反复快速拉压冲击,直到异物从气道内排出来。
溺水处理办法:
⑴将孩子拖出水面,判断他的意识、呼吸是否存在。你可以边拍打孩子,边问“能听到我说话吗?”。如果他有反应、有呼吸,我们就认为他还有生命体征存在。若无反应需立即呼救,请人拨打。
⑵打开孩子的口腔,检查里面有没有泥沙和水草等异物。如果有,要用小拇指把泥沙、水草取出来,然后一只手扶住孩子的额头,另外一只手的食指放在他的下巴颏部分,轻轻地让头部后仰,以打开阻塞的气道。
⑶根据孩子口鼻大小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如果是比较大的孩子,可以进行口对口吹气;如果是较小的婴儿,可以进行口对口鼻吹气。吹气的时间1秒钟,两次吹气要间隔1秒钟。
⑷吹了两口气后,开始做胸按压。如果是小婴儿,用两指在他的两个乳头中线下方进行按压。如果孩子较大,用双掌或单掌按压。按压的深度大约5厘米,或者是整个胸壁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按压的频率是每分钟至少次。
跌/坠落伤害处理办法:
当宝宝摔伤之后,千万不要立即抱起宝宝。因为我们第一时间并不了解宝宝的伤情如何,如果冒然将他抱起来,很可能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必须保持冷静,同时观察宝宝20秒左右,先大概判断一下宝宝身体某个部位有没有受伤,再做相应处理。
不同情况跌落需要不同对待:
检查孩子没有大问题后,用冷敷(要用毛巾裹着,宝宝受不了太冷的刺激)可以收缩血管防止隐性出血,缓解疼痛。而24小时后血管已经停止出血,这时热敷(约50℃热毛巾)更有利于活血化瘀,促进损伤部位恢复的作用。
宝宝摔到头部时,医院:
(1)头部有出血性外伤;
(2)宝宝跌伤后,出现意识不够清醒、半昏迷嗜睡的情况;
(3)跌伤后两日,又出现了反复性呕吐、睡眠多、精神差或剧烈哭闹;
(4)跌伤两日后,出现了鼻部或耳内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况。
小贴士:
为了防止宝宝发生跌落伤,不要把宝宝单独放在儿童床内,无论白天或晚上,宝宝在儿童床中睡觉时,都要有大人在旁边照看。当宝宝醒着有人敲门时,家长要抱着宝宝去迎接才安全。
其次,不要在窗边摆放家具,并要保证家具是牢固地靠墙而立,带有尖角的家具可能伤害你的孩子。另外,家里地面最好铺上定期保洁的地毯、塑料垫,以防宝宝发生坠床时直接碰到地板上。
烫伤处理办法:
遇到烫伤时,要记住“冲、脱、泡、盖、送”五字诀。具体做法是:立即用冷水冲洗,然后脱下患处的衣服,将烧伤或烫伤的肢体泡于冷水中至不感觉到疼痛,再用清洁布料覆盖以保护创面,最后送医院诊治。
小贴士:
很多家长在孩子烧烫伤后,会在孩子皮肤表面涂抹一些东西,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影响烧伤处热量的散发,还会增加清理伤口的难度。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如红药水、紫药水等,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而且它们仅是消毒剂,大面积使用会引起中毒等后果。
中毒处理方法:
⑴吸入性中毒:应立即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静卧保暖,昏迷者防止舌后坠;
⑵接触性中毒:应去除污染衣物,用清水清洗体表、头发、甲缝内毒物;
⑶食物性毒物:应遵医嘱予催吐、洗胃、导泻排毒。
◇文章内容转自
医知袋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成都白癜风专科医院西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