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专题一习题

专题0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题型一物质的分类

例1.(·北京,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福建泉州五中届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名称

分类

高分子化合物

弱电解质

纯净物

混合物

题型二物质性质与变化

例2.(·天津,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常结合物质的用途来考查,解答此类试题方法是:结合物质的应用目的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析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在食品保存过程中防氧化)、吸水性(用作干燥剂)、弱碱性(用于中和胃酸)等,并利用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江西鹰潭一中届模拟)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北京,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题型三化学与STSE

例3.(·高考全国卷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河南省实验中学届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石油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不涉及化学变化

B.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制作光导纤维

C.富脂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活性铁粉袋,以防止油脂氧化变质

D.用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

题型四物质的成分及变化过程

例4.(·高考全国卷Ⅰ)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湖北襄樊五中届模拟)很多诗句或谚语中都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雷雨发庄稼”说明有铵盐生成

B.“落汤螃蟹着红袍”涉及化学变化

C.“水乳交融”“火上烧油”前者涉及物理变化,后者涉及化学变化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题型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例5.(·高考全国卷Ⅰ)《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D.萃取

(广东中山纪念中学届模拟)明朝《徐光启手记》中记载了“造强水法”:“绿矾五斤(多少任意),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听用。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而锅亦坏矣。用水入五金皆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锅下起火……取起冷定”描述的是蒸馏过程

B.“而锅亦坏矣”说明不能用铁制器皿盛装冷的浓硝酸

C.已知该过程涉及反应KNO3+H2SO4△KHSO4+HNO3,可见硫酸酸性强于硝酸

D.“用水入五金皆成水”过程中产生H2

(云南昆明第三中学届模拟)“水飞”是传统中医中将不溶的药材与适量水共研细,取极细药材粉末的方法。《医学入门》中记载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洗涤、溶解、过滤、灼烧B.洗涤、溶解、过滤、蒸发

C.洗涤、萃取、过滤、蒸馏D.洗涤、萃取、过滤、蒸发

题型六化学用语

例6.[浙江4月选考]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浙江11月选考,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Na+结构示意图

B.乙烷的比例模型

C.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

D.氯化钙的电子式

(四川树德中学届模拟)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7的原子:Cl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练习题

1.(·江苏,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

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

2.(·高考全国卷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3.(·高考全国卷Ⅰ)《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D.萃取

4.(·江苏,1)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   )

A.燃烧煤炭供热B.利用风力发电

C.增加植被面积D.节约用水用电

5.(河北省廊坊一中届模拟)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用“地沟油”纯化生产“生物燃油”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6.(黑龙江省大庆一中届质检)化学与生活、科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温结构陶瓷、醋酸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可燃冰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等特点,可能成为未来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

C.可用向污水中投加明矾、硫酸铁的方法来处理其中的悬浮颗粒物

D.用飞机播撒AgI是实现人工增雨的方法之一

7.(山西省吕梁一中届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石油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不涉及化学变化

B.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制作光导纤维

C.富脂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活性铁粉袋,以防止油脂氧化变质

D.用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的强氧化性进行杀菌消毒

8.(河南省平顶山一中届模拟)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高温Zn+3CO↑

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9.(江苏省无锡一中届模拟)下列化学用语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

A.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B.球棍模型为的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C.符号为O的原子常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

D.电子式分别为和的两种化合物均为常见的氧化剂

10.(南京市第一中学届调研)年2月,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发布了中国制造首款5G折叠屏手机的消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

B.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

C.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

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11.(江苏省淮安一中届模拟)研究表明,雾霾中的无机颗粒主要是硫酸铵和硝酸铵,大气中的氨是雾霾的促进剂。减少氨排放的下列解决方案不可行的是(   )

A.改变自然界氮循环途径,使其不产生氨

B.加强对含氨废水的处理,降低氨气排放

C.采用氨法对烟气脱硝时,设置除氨设备

D.增加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减少使用化肥

12.(辽宁省铁岭一中届模拟)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下列处理废水的方法合理的是(   )

A.用沉淀法除去废水中的H+

B.用氧化法除去废水中的Al3+

C.用吸附法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D.用中和法除去废水中的油类物质

13.(山西省长治一中届质检)化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家庭装修所产生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可用水溶解吸收

B.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C.含汞废旧电池需回收处理是因为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体

D.某酸雨样品放置过程中pH减小是因为溶解了更多的CO2

14.(河南省焦作一中届模拟)年是“中国制造”启动年,而化学与生活、人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我国发射“嫦娥三号”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非金属材料

C.用聚氯乙烯代替木材,生产快餐盒,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D.碳纳米管表面积大,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

15.(湖北省黄石一中届模拟)“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愿望。下列做法与此相符的是(   )

A.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增强土壤肥效

B.将电器垃圾深埋处理,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

C.将三聚磷酸钠(Na5P3O10)添加到洗衣粉中,增强去污效果

D.将煤炭气化、液化和干馏等处理,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16.(湖北省孝感一中届质检)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使用布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

D.用高炉喷吹技术综合利用废塑料

17.(吉林省松原一中届质检)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是由高纯度的硅单质制得,遇强碱会“断路”

B.二氧化氯(ClO2)是新型水处理剂,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C.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18.(江西省萍乡一中届调研)“可吸收缝合线”是一种手术后能被人体降解吸收,而免除拆线痛苦的一类新型材料。下列能用作“可吸收缝合线”材料的是(   )

A.棉线B.PLA(聚乳酸)

C.PP(聚丙烯)D.PVC(聚氯乙烯)

19.(福建省宁德一中届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与用途的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Fe(OH)3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所以可用于制备红色颜料铁红

B.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于生活环境的消毒

C.NH4Cl溶液呈酸性,所以可用于除去钢板上的铁锈

D.KMnO4溶液可以氧化乙烯,所以可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20.(广东省佛山一中届模拟)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B.“山东疫苗案”涉及的疫苗因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C.年11月福建东港石化“碳九”泄露事件引发社会   )

A.把石灰浆喷涂在树干上可消灭树皮上的过冬虫卵

B.生活垃圾直接焚烧会产生很多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C.钢铁在潮湿空气中易发生化学腐蚀

D.锅炉水垢中的CaSO4通常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其转化成CaCO3,而后用酸去除

22.(安徽省亳州一中届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人煮沸海水制取淡水,现代可通过向海水加入明矾实现海水淡化

B.秦始皇统一币制,规定金为上币,铜为下币,金铜均属于有色金属

C.“结草为庐”所用的秸秆,经现代科技可转化为苯乙酸、苯乙烯等芳香烃

D.我国山水画所用的炭黑与“嫦娥四号”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为同素异形体

23.(山东省日照一中届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

B.16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2的碘原子:I

24.(浙江省绍兴一中届质检)下列说法或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H3、H2O、PCl3都是极性分子

B.CO2的分子示意图:

D.CS2、C6H6、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yy/1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