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是氰化钠,是一种固体,不完全等同于电气石,氰化钠是无机品,一般本身不燃,但遇潮湿空气和酸类接触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同时媒体说库存还有硝酸盐,而氰化氢和硝酸盐接触会产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问题是污染到底接下来会在哪儿存在?以及如何防护。
事发一天以后的污染一般有三种:
1.空气污染
2.土壤沉积污染
3.水源污染
首先大家最担心氰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存在的问题,其实常看柯南的人都知道柯南里面下毒最常用的就是氰化物。他常常趴着闻,说恩,苦杏仁味道,所以你也应该知道,氰化氢的气味接近一种苦杏仁味道。
如果你担心气体污染的问题,说没有是不可能的,因为就算是非危险品爆炸引起的吸入性,或废气污染也是存在的。氰化氢也叫氢氰酸,它的相对蒸汽密度和空气接近为0.93,但由于比重会受到温度,压力以及风力的影响扩散,所以具体计算现阶段空气存积量较难,而且是瞬时值。
但由于北京在天津的西北方向,前天晚上到昨天早上刮的是西风和西南风,所以就算有聚集物,入海的可能性也更大。但的确要防备下雨,此刻爆炸物还没有清理完全,无法估量下雨会不会造成继续爆炸,或氢氰酸吸附云雨后造成移动污染。
现在先给你一个表格看一下吸入性毒性的危害,但表格表达的意思是,这更多是一种快速急性毒性,不必过于担心空气影响,因为漂浮物存留得时间不久,反而更应该担心的是对土壤以及水源的破坏。
氰化氢对人的吸入毒性(mg/L)
暴露时间伤害浓度半致死浓度致死浓度
3秒——15
15秒1.5-2.02.5-2..0-3.5
30秒0.51.0~1.52.5-2.5
1分钟0.4~0.50.71
2分钟0.25~0.30.50.7
5分钟0..2~0.30.4-1
15分钟0.10.15~0..3
氰化氢对人的吸入毒性
空气中氰化氢的浓度作用效果
mg/LPPM
0-很快死亡
0.12-0.-.5-1小时内急性死亡或其后短时间内死亡
0.05-0.-54吸入0.1-1小时不发生障碍
0.02-0.-36吸入6小时不发生障碍,如长期吸入有障碍
柯南里面常使用氰化物作为毒性物品,是因为氰化物对温血动物与人危害较大,作用迅速,在氰化氢浓度很低(0.mg/L)的空气中,人也能发生很短时间的头痛、不适、心律不齐;在氰化氢浓度高(0.1mg/L)的空气中,人将立即死亡。在氰化物为中等浓度时,人在2~3分钟内就会出现初期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在1小时内死亡,有时也有在24小时后才出现死亡的。
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出气中有苦杏仁味,轻度中毒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卒加快、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重度中毒主要表现呈深昏迷状态,呼吸浅快,阵发性抽搐,甚至强直性痉挛。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的毒气室用得就是氰化氢。
当然通过刺激皮肤和通过皮肤吸收,也有生命危险。在高温下,特别是和刺激性气体混合而使皮肤血管扩张时,由于容易吸收,所以更危险。
历史上也发生过多起此类事件,但通常只是出现泄露没有出现爆炸和火灾,因此多数是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通常所说氰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指含氰废水外排所造成的河流(地面水)、饮用水(地下水)的污染,含氰废渣由于必须处理后,才能堆积存放,因而产生的污染仍是对水的污染。
但不要害怕关于生化机构去监测现场的问题,因为此类危险品监测和控制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完成,这些防化机构有着专业训练,也有专门设备,不必因此而感到恐慌,这和事态严重性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如果氰化钠大量排入地面水中,经过阳光照射和其它条件的配合也可分解释放出相当数量的游离氰化物,导致水生物的中毒死亡。如果不相信政府控制水平,你们回头看看渤海湾的水产是否有大面积死亡很容易知道的。生长在水中卵石上的绿色苔藓是否剥落,卵石呈现粽红色就能观察到。
其实,天然水体中不会有氰化物,但一些植物的果实中含有少量以糖甙形式存在的氰化物如李、桃、杏、枇、杷等果仁中就含有这种氰化物。因误食此类果仁而发生不幸者并不鲜见,特别是由于小孩食苦杏所引起的中毒实例尤多。
此外,我国南方有一种木薯,别名叫葛薯,她的表皮、内皮、薯肉与薯心都会有不同量的氰甙,尤其是内皮最多,如食用前未用水充分处理,可引起中毒,这个梗《甄环传》里面诬陷甄妃用过。南方还产有棉豆,其中也含有氰甙,家禽吃了也能中毒,文献介绍,苦杏仁成人服40~60粒,小孩服10~12粒就能中毒或死亡,吃未经处理的木薯3~6个能引起严重中毒。
总之呢,理论上停止爆炸两日内下雨,对北京的影响也有限。但还是要注意监测,近期下雨注意避雨,不开车,不直接暴露在雨下,也是需要的。整体来说国内有多次防护经验,还是不必怕。只是在冲击波区域内的居民要多注意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