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及意义
1.1非洲猪瘟疫情的挑战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一类古老的病毒,早在年在非洲肯尼亚首次发现,至今有约年的历史。非洲猪瘟即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达%。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中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重要成员,病毒有些特性类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病毒粒子的直径为~nm米,呈20面体对称,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大小~kb。在猪体内,非洲猪瘟病毒可在几种类型的细胞浆中,尤其是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该病毒可在钝缘蜱中增殖,并使其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本病毒能从被感染猪之血液、组织液、内脏,及其他排泄物中证实出来,低温暗室内存在血液中之病毒可生存六年,室温中可活数周,加热被病毒感染的血液55℃30分钟或60℃10分钟,病毒将被破坏,许多脂溶剂和消毒剂可以将其破坏。
非洲猪瘟散发传播确已给中国生猪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对农业产出、农民收入甚至宏观经济运行也带来不同程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