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卫生科普系列三小心氯气中

一、氯气是什么?

氯气(chlorine,Cl2)为黄绿色、具有异臭和强烈刺激性的气体。易溶于水和碱性溶液以及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液。遇水可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再分解为氯化氢和新生态氧。在高热条件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产毒性更大的光气。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氯气中毒是在工作过程中,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氯气所致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二、常见接触氯气的作业

电解食盐产生氯;

使用氯气制造含氯化合物,如四氯化碳、漂白粉、聚氯乙烯、环氧树脂等。

杀虫剂、漂白剂、消毒剂、溶剂、颜料、塑料、合成纤维等的制造;

盐酸、光气、氯化苯、氯乙醇、氯乙烯、三氯乙烯,过氯乙烯等各种氯化物的制造;

制药业、皮革业、造纸业、医院、游泳池、自来水的消毒等;

液氯的灌注、运输或贮存。

三、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1.氯气中毒

2.牙酸蚀病

3.化学性皮肤灼伤

4.化学性眼灼伤

四、中毒的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轻者呛咳、有少量痰、胸闷:较重者呛咳加重、咳痰、气急、胸闷等,伴有轻度紫绀,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哮喘。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窒息,可伴有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慢性影响:表现为皮肤黏膜刺激,慢性牙龈炎、咽炎、支气管炎、支取管哮喘、肺气肿等,心电图异常显著增高,有的可见鼻粘膜溃疡,嗅觉下降和牙酸蚀;

眼、皮肤损害:急性结膜炎和眼损伤、液氯或致眼、皮肤灼伤或急性皮炎。

五、预防措施

严加密闭,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设施;

设备及时检修,防止跑、冒、滴、漏;

穿防毒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安全防护眼镜;

提供淋雨、洗眼设施;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及时更换工作服;

注意防止运输过程中泄露;

工作场所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防毒口罩或空气呼吸器。

六、氯气中毒的处理

抢救人员必须注意自我保护,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若无呼吸器可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稀溶液浸湿的毛巾掩鼻短时闯进入现场;

立即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换脱污染衣物;

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用流动清水冲洗各至少20分钟并及时就医呼吸困难应给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中毒者应保暖,安静;

医院就诊。

七、去医院就医时应向医生提示的内容

从事过的职业及时间;

目前工作的种类及作业场所环境、症状及出现的时间;

生活习惯、疾病史和家族史(家人患病情况)。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

高海萍

责编

周丝语

审核

吴徐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hl/1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