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医疗官兵北京全力以赴驰援天津

?北京全力以赴驰援天津

八月十三日晚,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部分救援装备集结完毕,随时准备执行任务。

  

医疗20余专家现场紧急施救

  天津滨海新区发生危化品爆炸事故后,医院、北医三院、医院、医院等12家医院紧急组建医疗专家队,驰援天津。

  爆炸事故发生后,北京快速反应,及时组织医疗专家队伍,从昨天凌晨5时到昨天中午时分,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北医三院、医院、医院、医院等12家医院20余专家陆续组建医疗队赶赴天津。医疗队员涉及神经外科、创伤骨科、头颈外科、眼外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精神科等多个学科,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目前,有6家医院的专家团队已经身处第一现场参与救援。

  截至目前,本市还在组建新一批医疗队,视救援情况随时待命驰援天津参与医疗救治。

官兵余卫戍区防化兵抢险

  昨日下午,经过3个多小时的摩托化行军,北京卫戍区应急指挥组和以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三营为主体的国家陆上核生化应急救援队抵达天津救灾现场,立即投入抢险救灾。

  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后,卫戍区党委首长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就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部署,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卫戍区成立应急指挥组,由卫戍区副司令员吴爱民任组长,抽调机关精干力量任组员,立即赶赴现场。国家级陆上核生化应急救援队余名官兵闻令而动,分两批赶赴现场。

  救援部队携带3G指挥方舱、红外遥测车、化学监测车、遥控机器人等54台专业救援装备车辆,能够实现监测、遥测、侦检、化验和洗消等功能。目前,已经完成军地对接、情况研究和4个监测点的建立等工作。

  据防化团政委杜江介绍,红外遥测车、化学监测车和3G指挥车已经部署在核心区周围,防化团副团长季书民正带领20名官兵现场值守,即时监测有毒有害气体种类、浓度和面积。

消防2架无人机空中巡视绘图

  滨海新区危化品爆炸事故发生后,按照公安部消防局要求,昨天凌晨3时53分,北京消防总队调派2架无人机、8名消防员赶赴现场。

  6时50分,增援力量抵达现场,已利用无人机绘制出度全景图,为现场指挥部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据介绍,无人机重为2.65千克,可以垂直起降、空中悬停、一键返航,爬升速度达每秒7.5米,巡航速度为每秒15米,飞行时间大约为50分钟,工作时可抗4到5级风力,最大飞行半径为米,飞行高度达米。无人机可用于大型火灾、重大交通事故、大规模危险化学品泄漏灾害等消防员不便进入的现场进行空中侦察,也能为山岳、水域救助搜索提供帮助,此外,还可承担大型活动视频信息采集、传输等多种空中巡视任务,辅助指挥员掌握现场整体情况并进行远距离遥控指挥。

北京市启动重大危险源企业大检查

  8月17日至9月6日,本市剧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暂停生产经营活动,对相关化学品实行封库储存。加油站停止销售散装油。昨日,全市安监系统召开视频会议,通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情况,同时对本市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工业企业安全监管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要采用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干预,将安全隐患严重、达不到安全条件的企业予以疏解、淘汰。

  同时,开展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开展隐患排查,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能按期整改的依法予以关闭,不断提高企业安全条件,压减危险化学品和白酒、粉尘、涉危工业企业数量。

  此外,全市还将开展危化储罐区、存储仓库安全专项大检查。各区县要以油品、液氯、液氨等有毒物质和液化烃罐区等易燃易爆物质为重点,充分利用社会专家资源,从严从实认真组织开展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天津爆炸对北京空气无影响

  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13日早晨,   对此,北京市环保局官方微博13日10时50分发布一条微博。内容如下:北京市东南部地区监测站点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正常,浓度变化曲线与全市其他站点一致,未发生浓度异常升高现象。北京地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显示,各项特征污染物浓度均处于正常水平,未见异常。

  北京市环保局表示,从风向等气象条件看,目前华北地区以西南偏西风为主,天津滨海爆炸事故在北京市东南方位,爆炸释放的污染物主要向渤海方向扩散,对本市空气质量无影响。

  

专家:发生第三次大爆炸的可能性不大

  据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高级专家、化工行业资深研究员曲睿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天津发生的爆炸可能是高浓度醇类,而且在第一次爆炸30秒后紧接着又发生了二次爆炸,极有可能是因泄露产生。泄露到一定程度时,就像粉尘一样,达到临界值,就会在空中产生爆炸。如果第一次是泄露产生的局部爆炸,那么二次爆炸就会将所有的东西炸开,量更大,浓度也更高。不过,由于已经燃烧了近20个小时,化学物品都被燃烧了,发生第三次大的爆炸可能性不大。化学品的灭火是有严格要求的,一是不让其再继续泄露,而是要让其充分燃烧,就不会产生污染。

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以后,我们该怎么办?

1、趴下

  爆炸发生时,先别着急跑,第一时间应该做的是趴下,保持身体伏低,最大程度降低爆炸伤害,同时避免被第二次爆炸波及。

2、掩护

  寻找建筑物、起伏地形等能够阻挡或吸收爆炸冲击波的掩体,同时应该避开这些物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管道口等。如果有身边有物品掉落坠落,应迅速钻到结实的家具或掩体下面,停止掉落时,迅速离开,同时要格外小心高楼外掉落的杂物。

3、切断火源

  爆炸后,可能空气中会弥漫易燃气体,因此绝对不要点燃明火。在居民楼里居住的百姓,一定要切断火源,并迅速逃离污染区。

4、上风向撤离

  如果爆炸位置在你的上风口,千万不要背对爆炸点跑,如果爆炸后的气体有毒,就会一直在毒气的行进路线上,正确的选择是横向绕开爆炸点,然后向上风向撤离。

5、应急通道

  如果你在爆炸发生地附近的高楼,切勿使用电梯,用手边的衣物或布料捂住口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大喊,避免吸入危险的灰尘,压低身体,迅速通过应急通道撤离。

6、应急处理

  如果受到割划伤,应用绷带等物品结扎伤口,如果伤口处有异物,不要轻易取出,避免引起更大的出血,可用绷带、衣物等包扎异物周边的伤口,医院取出异物。如果不幸被烧烫伤,应立刻用清水冲洗并包扎,手足烧伤应分开包扎,避免粘连。如果不幸受到化学灼伤,应迅速脱去衣物,立刻用大量清水清洗15分钟以上。

7、不要恐慌

  爆炸发生后,会有大量的人群转移和通讯,往往出现交通拥堵和暂时性通讯中断,如果不能联系到他人,请不要过于惊慌,一般情况下1小时左右通讯就会逐渐恢复,届时可以再进行联系。

8、不要围观

  爆炸区附近的人,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第一时间应迅速撤离,爆炸很可能还有后续,千万不要围观!让出人行道和街道供消防急救人员使用。同时不要站在窗户,玻璃门前或其他有潜在危险的区域。

9、不信谣不传谣

  所有非官方渠道的报道,都不要轻信,爆炸后往往有很多诸如“二次爆炸”“毒气泄漏”之类的消息,这个时刻政府是最靠谱的,切勿信谣传谣。 

医生提醒:烧伤后应立即脱离致伤源

  北京积水潭烧伤整形科主任医师陈欣提醒广大市民,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烧伤,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即脱离致伤源,最大限度地阻断致伤源对自己的进一步损害。

1、火焰烧伤

  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用就近的水源灭火,或用不易燃烧的衣被铺盖灭火。切忌奔跑呼救,以避免加重头面部和呼吸道损伤。

2、热液烫伤

  应立即除去被热液浸透的衣物。

3、化学烧伤

  能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约有25,余种。化学烧伤创面的深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浓度越高、时间越长,损伤越重。受伤后应尽快脱去浸有化学物质的衣物,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4、电烧伤

  发生电接触伤后,首要的是切断电源,切忌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接触伤员,以免自身触电。切断电源和灭火后,应检查伤员的神志、呼吸和心跳,如有呼吸心跳暂停现象,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摩。

烧伤自救办法1、置于冷水中尽早治疗

  对于中小面积浅度烧伤冷疗可以减轻热力对创面的进一步损伤,迅速缓解疼痛,且简单易行,是烧伤现场急救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措施。具体做法是: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淋或浸入清洁冷水中(水温以伤员能耐受为准,一般为15~20℃,夏天可在水中加冰块),或用清洁冷(冰)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但过低温度的冷疗也对创面不利。冷疗的时间无明确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疗停止后疼痛显著减轻为度,多需0.5~1小时或更长。

2、应立即简单包扎保护烧伤创面

  烧伤创面可用清洁的敷料、毛巾、床单等覆盖或进行简单的包扎,适当保护以防再次污染。不要向烧伤创面涂抹不适宜的物质,不要随意涂抹药物,如:不明剂量的抗生素、消毒剂等以免引起过量吸收中毒。不要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龙胆紫,以免妨碍对创面的观察和深度的判断。不要涂抹不易清除物质,如黄酱、酱油、香油、牙膏、香灰等,因为这些物质对创面起不到任何治疗作用,反而会妨碍清创和增加创面污染的机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z/1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