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精含氯消毒剂等消毒用品使用安全指引

白癜风需要做手术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5942.html

一、酒精使用安全指引

酒精(化学名称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市面上常见的用于灭菌消毒的酒精为体积分数75%的酒精。75%的酒精指的是纯酒精在整个溶液中所占体积为75%。以ml的75%酒精为例,纯酒精所占体积为75ml。需要注意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酒精即工业酒精或工业乙醇,一般为纯酒精含量≥95%的酒精,里面往往含有少量甲醇、醛类、有机酸等杂质,具有一定毒性,因此不建议购买工业酒精进行勾兑使用。酒精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酒精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3.3%-19%,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3.3%以上,遇到火源会发生闪爆;当超过19%,温度等于或大于13℃以上时,遇到火源就会闪燃。

使用安全提示:

1、注意通风。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室内通风,使用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2、正确使用。酒精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最高等级),使用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使用过程中不要靠近热源、避开明火。不建议用于电器表面消毒,必须使用时,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使用。室内禁止喷洒式消毒方式,应采取擦拭方法进行消毒且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撒漏,空气中浓度不能超过3.3%。每次取用后,必须迅速将容器封闭,严禁敞开放置,防止挥发。室外采取喷洒式消毒方式必须禁止明火,吸烟人员应自觉远离喷洒区域。注意喷洒过程中不要直接往人畜身上进行喷洒,应当防止局部喷洒浓度过大,如喷洒浓度达到3.3%,衣物摩擦产生的静电就能引起爆炸。

3、安全存放。生产经营单位应将酒精储存于危险化学品仓库或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内。居民在家中使用酒精消毒时,建议购买民用小包装的医用酒精,单瓶包装不宜超过毫升,不要在家中大量囤积酒精。不能将酒精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放在一起。家中剩下的酒精,不要放在阳台、灶台等热源环境中,也不要放在电源插座附近及墙边、桌角等处,防止误碰倾倒。可避光存放在柜子等阴凉处,存放时要盖紧盖子,贴好标签,避免挥发。有儿童的家庭,酒精应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严禁儿童玩耍,更不能用火点燃。

4、容器包装。酒精存放应首选玻璃或专用的塑料容器,并有可靠的密封措施,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包装物外部应有明显标识和警示标志,以防止误服误用。

5、应急处置。如酒精溢散,应及时擦拭处理。如酒精意外引燃,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小面积着火也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如酒精在室外燃烧,可以使用沙土覆盖。严禁使用水泼或干燥的毛巾、衣物进行扑打,否则若被酒精引燃,火势将蔓延扩散,越烧越大。

二、含氯消毒剂使用安全指引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灭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能够杀死微生物和病菌。含氯消毒剂的种类较多,有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也有低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有含氯消毒泡腾片、含氯消毒粉(粒)等有机氯化合物及漂白粉、84消毒液、次氯酸钠等无机氯化合物,其杀死病毒和细菌的有效成分以有效氯表示,有机氯化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45%到90%不等,无机氯化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5.5%到30%不等。由于消毒方式、消毒部位和消毒时间不同,对有效氯的浓度要求也不同,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制。含氯消毒剂氯味大,气味难闻,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腐蚀性以及致敏性,易引起使用者流泪、咳嗽、结膜充血,并刺激皮肤和粘膜,过量或长时间接触可导致人体灼伤。由于其腐蚀性和漂白作用,不适用于金属、有色织物和油漆家具的消毒。与其它物质混用,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中毒。因此,在使用含氯消毒剂时,应该非常谨慎认真地操作,既达到消毒的目的,又尽最大可能减小含氯消毒剂对人、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使用安全提示:

1、个体防护。含氯消毒剂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或腐蚀性,如果长时间直接和人体接触,对人的皮肤和粘膜有较大的刺激,调配及使用时需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打开容器时,尽可能让容器远离头部,并且容器口往外,勿直接对着人。操作时小心有序,不要造成溢洒,如皮肤上粘上含氯消毒剂,快速在自来水下冲洗。非必要时,避免使用喷雾的方式,以防吸入体内。消毒后一定要用清水洗手,以免消毒液残留。

2、现配现用。因溶液性质不稳定,含氯消毒剂需现配现用。使用前应当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选择合适的配比进行配制,不应盲目增加浓度,过高浓度的消毒液既不能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又会造成人体危害和环境污染。配制时应使用常温水进行配制,避免使用温水或热水,因为温水或热水可能使氯气产生的速度过快及氯气浓度过高,增加对人体危害的风险。配制超过24小时后不得使用,如在24小时之内暂时不用,需把容器盖好,避免含氯消毒剂挥发造成浓度下降以及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3、规范用途。一般情况下,消毒剂与微生物和病菌接触后,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杀死病原,所以消毒后不要很快进行清扫。作用时间若太短,往往达不到消毒的目的。含氯消毒剂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一般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含氯消毒剂严禁与其他消毒或清洁产品混合使用,特别是盐酸等酸性物质。如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剧毒气体氯气,大量吸入氯气会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

4、安全存放。含氯消毒剂应存放于干燥、阴凉、通风及小孩手不可及的地方,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包装物外部应有明显标识和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服误用,且包装密封性能要好,否则含氯消毒剂所释放出来的氯气对人体有害。

5、应急处置。皮肤沾染含氯消毒剂原液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溅到含氯消毒剂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医治疗。误服后可立即喂食牛奶、蛋清等,以保护胃黏膜减轻损害,然后进行催吐,医院进行救治。

三、其他消毒剂

过氧乙酸、乙醚、氯仿和紧急上市的其他消毒剂应严格按照产品标签、说明书、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等规定安全存放、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d/9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