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要介绍了养殖场常用消毒剂的特点、种类、影响因素、消毒环节应用及注意事项,旨在确保畜禽养殖场在准确消毒后畜禽免遭有害病菌侵袭,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近年来,口蹄疫、禽流感、猪瘟等疫病在世界各国时有发生,尤其自年8月农业农村部发布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养殖生产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目前非洲猪瘟尚无有效疫苗和有效药物防治情况下,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成为应对疫情、更好发展生产的有效途径。因此,了解并正确使用消毒剂尤为关键。
1消毒剂的特点
广谱性:针对病毒、芽孢、细菌、真菌均有效,时间短,见效快。抗干扰稳定:抗酸碱环境干扰、抗硬水干扰、抗有机物干扰、低温环境稳定有效。安全性高、刺激性小:在指导浓度下,对人及畜禽无毒无害,刺激性小。绿色环保:对设备、器械无腐蚀性,环保、无残留、易降解。
2消毒剂的种类
2.1碘制剂类
优点是杀菌效果好,对细菌、病毒、原虫、霉菌、芽孢等的杀灭作用都很强。缺点是容易见光分解,所有产品需要避光保存。常用以皮肤、伤口消毒,也可对圈舍空栏、车辆、用具等消毒。此类有碘甘油、碘伏、聚维酮碘等。
2.2卤素类
优点是杀灭作用较强,对细菌、病毒、芽孢都有效。缺点是刺激性太强,易挥发,常用以饮水消毒。此类有漂白粉、次氯酸钠等。
2.3醛制剂类
此类甲醛与戊二醛常用。甲醛对细菌、病毒甚至芽孢等都有不错的效果,渗透能力较强,但刺激性很强,常用以浸泡和熏蒸。戊二醛气味淡,常用以环境、带畜禽体表消毒。
2.4季铵盐类
有单链和双链两种。单链无刺鼻味、性温和、安全性高、低腐蚀性,对细菌、病毒都有效。双链具有单链一系列优点,杀菌效果强于单链。缺点是渗透力差。生产中常用以人员洗手、车辆、用具、圈舍欄等消毒。
2.5过氧化物类
此类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等,对细菌、病毒、霉菌、芽孢等都有杀灭效果,尤以过氧乙酸杀菌能力最强,同时也被广泛使用,但有刺激性酸味,易挥发、腐蚀性强。常用以浸泡、喷洒、涂抹消毒。
2.6碱类制剂
此类常用的有烧碱、生石灰、草木灰等,特点是廉价,渗透力强,稳定,快速渗入,杀灭细菌、病毒、虫卵。还具有膨胀、去污作用,但腐蚀性强,需空栏圏使用,不能带畜禽消毒。
2.7石碳酸(酚)类
此类杀灭病原微生物作用较弱,对霉菌、细菌尚可,对病毒、芽孢较差,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但价廉、渗透力强,常用以外环境,如养殖场大门口、排污口等。
2.8熏蒸消毒剂类
有中药熏蒸消毒散、高锰酸钾+甲醛熏蒸消毒,这种消毒法多用于密封空舍、孵化柜(箱)消毒,具有全方位、无死角、消毒透彻等优点。
2.9泡沫消毒剂
以戊二醛苯扎溴铵为主,配合发泡剂的复合消毒剂,消毒成分对接触物表面、缝隙内的细菌、病毒等进行杀灭,延长消毒时间,深度清洁消毒的目的,与传统消毒方式相比,泡沫消毒剂具有省时省力、省水省药节能、无盲区、安全环保、无刺激性,对环境及人畜无害、操作规范化、可视性、附着性好、渗透力强、消毒效果明显等优点。
3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3.1消毒剂的浓度
消毒剂必须按要求的浓度配制和使用,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在配制消毒剂时,要根据消毒对象的重量和体积,选择其最有效而安全的浓度。
3.2消毒剂作用时间
一般消毒剂接触到微生物后,不可能立刻起到消毒作用,必须与其消毒对象作用一定时间才能发挥作用,最快的几秒钟,一般几分钟或几十分钟,长的可达几小时或数天。
3.3消毒剂作用温度
大部分消毒剂在较高的温度下消毒效果好,增强消毒剂的杀菌力,并能缩短消毒时间,多选择中午消毒。但有些消毒剂如氯制剂中的二氯海茵、碘制剂中的保洁碘等产品,在高温条件下有效成分会发生分解,消毒力下降。
3.4环境湿度、酸碱度、基质
干燥环境下消毒时间短、效果好。酸碱度可改变消毒剂的溶解度、离解度和分子结构。防腐消毒剂的抗菌作用与环境中的有机物量的多少成反比。
3.5微生物的特点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不同消毒剂的易感性差异很大。
4养殖场各个环节中的消毒应用
养殖场消毒的成败关键在于管理人员及消毒人员在细节和细心上下功夫。
4.1养殖场门口处
消毒区域有门卫消毒间、淋浴更衣室、大门消毒池。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喷雾消毒、浸润消毒、熏蒸消毒、紫外线消毒、火焰消毒、煮沸消毒等,要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来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
养殖场大门口消毒可使用烧碱溶液,配比为2%~4%,其pH11,消毒池液面高度不得低于15cm,每周更换一次;或用5%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按1∶稀释使用,2~3d更换一次。
所有进入养殖场大门的车辆均需外部消毒处理,车辆进入消毒池前需清理泥土、粪便等污物,消毒时车辆缓慢经过消毒池以便轮胎充分接触消毒液。车辆外部消毒可用2%戊二醛溶液或有机氯消毒液,使用低压喷枪,进行车辆外部整体消毒,以消毒液完全打湿车辆表面,形成水滴流下,至少保持10min。
4.2入场消毒
凡进入养殖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活区还是生产区,均需在门卫处登记。入场人员需经“踏、照、洗、换”四步消毒程序,即踏火碱液池或垫、照紫外线灯5~10min、进淋浴房洗澡、换工作服和鞋,方可进入厂区。进入厂区的物资需要照紫外线灯30min后方可进入生产区,不怕湿的物品可用浸润或喷雾消毒后入场,或熏蒸消毒。
4.3设备用具消毒
注射工具如注射器、针头等工具每次使用完后,要煮沸消毒30min以上,不可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头。剪刀、手术刀、止血钳等工具使用后要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才可使用。料桶、饮水器、饮水嘴、保温灯、垫板等可拆卸的用具,先清扫干净,再用5%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按1∶稀释后浸泡、晾干。水线管道每周用漂白粉消毒一次,3~5mg/L。
4.4圏舍的消毒
4.4.1空舍消毒空舍消毒就是畜禽全部转出或出栏(笼)后消毒。空舍后,先取出可移动的设备,清洗、消毒、晾干、暴晒,舍内清扫干净,堵塞鼠洞,疏通沟渠,畜禽养殖大棚或密封圏舍可用高锰酸钾+甲醛按1∶2比例或中药熏蒸消毒散熏蒸消毒。不密封圏舍,屋顶、畜禽笼、产床、墙壁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清扫地面走道,干燥后用0.1%苯扎溴铵或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喷洒打湿或用戊二醛苯扎溴铵泡沫消毒剂消毒。
4.4.2定期消毒养殖场内道路、空地、运动场等应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经常使用高压水枪清洗,每周用消毒液消毒1~2次。养殖场墙面和地面用石灰乳涂刷,石灰乳按生石灰∶水=1∶4比例配制,既可消毒杀菌,又可达到美观的作用,1次/月。
养殖场内鸡笼鸽子笼、母猪产栏、仔猪保育栏、畜禽栏门等先清扫干净,金属类可用火焰消毒,再用碘制剂或季铵盐类消毒剂冲洗消毒。圏舍内按规定打扫卫生后使用可帶畜禽消毒的消毒液每周消毒2~3次,如1∶戊二醛或1∶0戊二醛癸甲溴铵或1∶聚维酮碘等几种不同成分的消毒液交叉使用。
4.4.3外环境消毒生产区外围定期除草,定期防鼠防虫防蚊蝇;赶猪通道、装猪台每次使用前后都必须消毒;粪便可用发酵池或堆粪生物热消毒法进行处理,粪便堆积应远离圏舍,定期消毒;污水可用沉淀法,加入漂白粉处理;严格处理病死猪、死胎、胎衣和废弃物,用密封袋包装,经焚烧炉焚化或深埋处理,病死畜禽停留过的地方,清扫干净,再消毒;生活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定期清理,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4.4.4种蛋消毒防止种蛋携带病菌及垂直感染,提高孵化率及成活率,种蛋消毒很关键。可用以下消毒法:①紫外线杀菌。用40W紫外线灯管距离蛋面40cm照射1min,再翻过种蛋的背面再照射1min即可;②熏蒸消毒。可在孵化器蛋架下方放一陶制容器,室温24~27℃,相对湿度75%~80%,按每立方米用30mL甲醛、15g高锰酸钾,先放入高锰酸钾后倒入甲醛密封消毒20~30min即可;③喷洒或浸泡消毒。用新洁而灭稀释成0.1%溶液,全方位喷洒蛋面或浸泡3~5min后擦拭、晾干即可。
5消毒注意事项
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