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自我防护指南
消杀的作用
消杀即消毒杀菌,目的是杀死人体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杀种类有冲洗消毒、高温消毒、辐射消毒、消毒剂消毒几种。通过消杀可以切断病菌和病毒的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人体受疾病侵害。在医疗环境中,同时也是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的重要措施。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日常生活环境作全方位的消杀,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素质,更能预防疾病,保障健康。哪些环境需要消杀
1、人长时间停留的地点,比如自己或朋友的住宅。2、人周期性频繁前往的地点,往往人数较多且驻留时间长,例如学校、幼儿园、写字楼等学习办公场所。3、人流量大、成员复杂,停留时间较短的场所,例如超市、餐厅、咖啡厅等营业场所。4、各类公共交通场所,如车站、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5、病菌较为集中或影响较大的场所,如医院、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研究所等。消毒剂的分类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常用的消毒剂按成分可以分为:1.含氯消毒剂(84消毒剂、漂白粉等)。2.含溴消毒剂。3.过氧化物类消毒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4.含碘消毒剂。5.醇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6.酚类消毒剂。7.季铵盐类消毒剂。8.胍类消毒剂。9.生物类消毒剂。按消毒效果可分:高、中、低水平消毒剂。消杀作业注意事项
1、人员要求:有皮肤过敏者或身体状况不佳者严禁从事消杀工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方可上岗。
2、标识:每次消杀前,以通知或温馨提示等形式告知居民。
3、工作防护:作业时工作人员要戴好胶手套、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
4、消杀方法:消杀时注意风向,作业从上风区域开始,先喷高处后喷低处,严禁药液口对准行人。作业后用肥皂水清洗皮肤裸露处。
个人防护注意事项
个人防护措施
在进行预防性消毒时所有人员均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手套
手套在消毒液配制、消毒器械使用、维护及进入工作区域进行预防性消毒时,佩戴一次性使用橡胶或丁腈手套,去除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口罩
(1)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2)消毒人员佩戴的口罩可反复使用。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医用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护目镜
PCO消毒人员在进行消毒操作时,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消毒液沾染的危险,消毒液有较强的腐蚀作用,避免造成损伤应佩戴护目镜,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每次使用后,及时用清水洗涤,干燥备用。工作服
PCO消毒人员在进行消毒操作时,应穿着工作服(或一次性衣物),佩戴工作帽,避免皮肤裸露,并做好衣物的清洁卫生。除特殊需要外不建议穿着医用防护服。手卫生
PCO消毒人员在消毒操作结束后,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必要时可使用免洗手消毒剂、75%酒精等。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消毒必须留心的误区
对外环境空气喷雾消毒,有必要吗?
外环境空气流通良好,没有必要实施空气消毒。在没有明确污染,如被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外环境的绿植、地面、外墙面等手不会接触的表面,不需要消毒。
可以用热烟雾机实施消毒作业喷含氯及过氧化物消毒制剂吗?
近期有有人用热烟雾机实施作业,喷的是含氯制剂。不可以!含氯制剂有效成分遇热迅速分解,失去消毒作用。此外,过氧化物消毒剂遇热也迅速分解而失效,过氧化物使用浓度过高还会爆燃的!室外场所主要是地面消毒,应该用常量喷雾器或机动喷雾器。消毒剂和杀虫剂能混配使用吗?
有些PCO在作业中可能出现,“一个地方同时需要完成消毒和除虫”的业务,但是,请注意消毒杀虫作业时间,要间隔合理!此外,强氧化剂消毒剂,大多是碱性的,杀虫剂大多是弱酸性的,二者是不能混配使用的!作业期间,需向被服务单位耐心解释缘由。可以把消毒剂或者杀虫剂喷在鼠药和鼠板上吗?
不可以。对非疫区关卡和地面实行大规模喷洒消毒,对行驶在路上的汽车外部及车轮消毒,有必要吗?
对于物体表面预防性消毒,能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接触传播。但接触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手,因此,公共场所重点的消毒对象应为人群聚集且相对密闭的场所中经常触摸的物体表面,例如电梯按钮、公共厕所的门把手和水龙头、商场电梯和楼梯扶手等,人群的手卫生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