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雨季来临,又到吃菌季节,但是作为野生菌王国的云南,今年已发生多起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
截至年7月5日12时,云南省德宏州、文山州、版纳州、昭通市、红河州等5个州(市)相继发生家庭自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6月11日,盈江县支那乡庐山村下拉马靠村民小组早某某一家4口自采误食野生菌中毒,至6月27日,经各级医疗机构历时11天的全力抢救,终因中毒太深,4人先后死亡。其中两个孩子一个14岁,另一个只有4岁。
6月21日,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7名缅籍入境务工人员食用野生菌中毒,其中危重6人,1人死亡。
6月22日,西双版纳一男子误食毒菌入院,因为器官衰竭病情严重。
7月2日傍晚,家住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曼旦村的2岁小女孩甲刀,因为家中误食火炭菌中毒,母亲已抢救无效死亡,父亲正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已深度昏迷。
三月的风,四月的雨
为有效遏制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高发频发态势,省政府食品安全办、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有毒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
一、广大群众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霉变或幼小难辨识的野生菌。
二、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凉拌食用,不要多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
三、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婚丧嫁娶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野生菌类,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严格执行《云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严禁农村集体聚餐加工食用野生菌(包括野生菌干制品),防止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五、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六、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反应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七、医疗机构收治野生菌中毒病人或疑似病人,应按照规定及时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八、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正确鉴别和食用野生菌的知识和方法。
九、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和社会共治的要求。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民小组“五级”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区域负责、任务分片、责任到人,确保责任落实不留死角。
十、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查督办、跟踪问效职责,加强督导检查,查找薄弱环节,督促整改落实。
十一、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预防控制、应急救治综合协调作用,认真研判防控形势,突出防控重点,强化野生菌中毒应急救治,最大限度减少死亡。
十二、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强化市场开办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组织开展拉网式检查,强化对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农(集)贸市场、野生菌专业批发市场的监督检查,严防来历不明、辨识不清的有毒野生菌上市销售。
十三、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应急防范,及时处置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要加强信息互通、协同联动和应急处置,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根据中毒症状和毒素的化学结构,毒菌大致分为:剧毒、有毒两大类,剧毒菌种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中毒;有毒菌种可造成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皮炎型、其他类型中毒。
急性肝损害
此型中毒绝大多数为鹅膏菌属的剧毒种类所导致,潜伏期10—24小时,最长可达数日。病情复杂而凶险,病死率高达90%以上。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致命鹅膏(白蘑菇、白罗伞)
黄盖鹅膏(黄蘑菇)
灰花纹鹅膏
亚毒环柄菇
急性肾衰竭型
急性肾衰竭型中毒主要由鹅膏菌属中的有毒种类引起,中毒特征表现为误食后具有8-12小时的潜伏期,肝功能中度受损,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拟卵盖鹅膏
欧式鹅膏
横纹肌溶解型
横纹肌溶解型中毒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6-12小时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中毒严重者12小时即出现死亡。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亚稀褶红姑
胃肠型
食用后,潜伏期10分钟-6小时,表现无力、恶心、剧烈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此类型较为常见,约占发病率的80%。病程短,易治愈。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网孢牛肝菌
青褶伞
苦味粉孢牛肝菌
毡盖美牛肝菌
粉末牛肝菌
有毒新牛肝菌
神经精神型
食用后,潜伏期10分钟-12小时。中毒症状除有为胃肠型症状外,主要有神经兴奋、幻觉、精神错乱和抑制,也可有多汗、流dan?脉缓、瞳孔缩小,唾液增多、步态蹒跚等症状。病程短,无后遗症。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小豹斑鹅膏(俗名满天星)
红葱
中华红牛肝菌
华美新牛肝菌
白葱
斑褶菇
溶血型
食用后,潜伏期6-12小时,除有急性胃肠型表现外,还会出现贫血、黄疸、血尿、肝肿大等溶血症状,严重者可致死。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赭鹿花菌(俗名赭马鞍菌)
中毒怎么办
凡是在吃过菌子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首先可以采取催吐的办法进行自救,随后应立即就医。
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医院进行观察诊治。
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舌根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2.立即就医:医院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菌子样品,以备鉴定菌子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我们坚持峰驰天下,用心服务!
丽江峰驰汽车租赁/会议接待公司,
主营会议接待、预算、筹备、租车、
会场安排、精品旅游路线规划、
包车、代驾等专业的贴心服务,
联系方式:—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