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与茶花争娇妍丨郑清清国画茶之花作品在第

一幅画

一饼茶

一段情

人与茶花争娇妍

——清清画茶小记

俞胜

《中国作家》杂志编辑部主任

年11月30日—12月2日,第五届中华茶奥会在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基地——龙坞茶镇举行,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期间展出的由幅国画茶花组成的系列作品,格外引人注目。

一张张如圆月一般的茶饼摆放得错落有致,包装纸上,一朵朵茶花栩栩如生、千姿百态:

有的含苞待放,

有的微微绽放,

有的已完全盛开;

有倚在枝条上的,

有立在枝条上的,

有半掩半藏在枝条间的......

这些枝条细密有致,疏影横斜。

似乎一阵风来,枝条、枝条上的叶和茶花都要悠悠地颤动起来。

△郑清清

这些茶花的作者叫郑清清,是原福鼎市文联主席。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学会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师从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先生。年,作为福鼎市文联主席,为了宣传家乡茶文化,开始专注福鼎白茶的写生创作,并得到恩师何水法先生的鼓励和指导。五年来,坚持这一创作课题,深入茶山,用心写生,积累多幅的茶之花写生创作画稿。

郑清清怎么能够画出如此美妙的茶花?

这要从年说起,这一年,无疑是郑清清艺术生涯的分水岭。正是这一年,她师从浙江美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先生。

何先生主张艺术创作要勤练基本功,主张厚积薄发,主张从生活中提炼元素融入创作,他自己一直坚持写生,常常去花圃观察花草的一肌一容,几十年如一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父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着郑清清。她专攻茶花,野生的茶花初秋时节开放,小雪时节开始凋谢。从初秋开始,她就往茶山跑,经常在茶山一待就是一天。一边画,一边对着茶花仔细地琢磨。一朵小小的茶花,五片洁白的花瓣,细心地呵护着中心金黄的花蕊。

五年来,她在茶山穿行。这些茶花在郑清清的眼里,一朵朵充满了灵性,它们能歌善舞,热爱生命。郑清清喜欢与茶花相伴,她觉得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用心感受茶花的灵性。

她说:“这些都是神灵之花,在我的眼里,它们分明就是仙子,很空灵,我想把这种美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想表达出这种美,只有付出不寻常的勤奋。仅去茶山写生,郑清清就画了八百多幅画稿。

现在,茶山上的花和叶,都种满了她的心田。

古有“梅妻鹤子”,今有郑清清与茶花的不解之缘。她既已把茶花当作仙子,当作神灵之花,那么对自己画的茶花,自然也怜爱不已。从茶山归来,日已西斜。郑清清说:“我从山里带回的画稿先是伴着入眠。”这一份对茶花的痴绝简直就是林逋的翻版。

郑清清画茶花,甚至到了宗教情结的地步。她说,“画茶花时的心要很宁静,要一尘不染。我画画时间是凌晨六点开始,上午八点前停笔。有时间时上午再画,一般下午和晚上不画。花是带着露珠的,心也是带着露珠的,这样画出的茶花才有灵气。”满山的茶花何幸,得遇郑清清。

艺术界都追求“大手笔”。何水法先生对“大手笔”独到的见解也影响了他的得意弟子郑清清。何先生说,画面大并不是“大手笔”。大画要有小画的精到,小画要有大画的气概。郑清清画小花,把一朵朵小小的茶花,画出思想,画出灵性,岂不是像何先生所说的那样画出了大画的气概?

福鼎位于闽东北,有山有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产茶的好地方。近年来,当地政府致力于“福鼎白茶”的品牌推广。身为文联主席的郑清清,用传统水墨丹青,书画青山绿水中生长的茶之花,自然也有为政府助力的意思。

如此一来,号称“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福鼎白茶,再加上郑清清的国画茶,那收藏价值就更加独一无二了。

在此次茶奥会上,在“太姥清音——郑清清国画茶之花作品展”前,郑清清站在她的幅作品前,春容秀逸、一股灵秀之气从骨子里自然地沁出来,像她笔下那朵最美的茶花。

而在她的身后,朵茶花瞬间次第鲜活起来,像位美丽的仙女,在秋风里,舒展着洁白无瑕的羽纱,散发着淡雅而又迷人的芬芳。

你可能也会喜欢这些文章哦~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什么才是最高级的中国风?别被刷屏朋友圈的维秘秀骗了!

这门泥与火的古老艺术,在宁德的小镇上传承了三百多年……

闽剧《人间鹊桥》赴香港演出,一曲倾城,反响热烈!

软木匠心

一段素木,尽见锦绣山河

泉州永春因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登上央视!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d/9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