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美白对虾红体现象成因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综合防治

序言

“红体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现象,现实养殖中有很大一部分养殖户将其看作“桃拉病”,因为诊断不准,采用一些治疗方法后,由于没有对症施药,因此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甚至病情加重,严重影响及贻误了对虾的治疗时机,从而造成重大损失。实际上引起南美白对虾外观表现红体现象的原因有白斑综合症、桃拉病毒病、细菌性弧菌病、发光细菌、夜光虫、药物中毒及水质因子突变等而引起的应激现象等情况。因此必须准确诊断南美白对虾的红体现象做到对症下药。

一、应激性红体

应激性红体不是病,切忌用消毒剂或刺激性大的药物处理。

症状:

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体表呈浅微红色,有时附肢变红,摄食正常,部分虾出现红胃红肠,肝胰腺肿大,虾有时游塘或在水面缓慢游动,死亡虾呈中毒症状。水质调好后短期内可恢复正常。

病因:

1.水质因子突变(水温、pH值、盐度、氨氮、亚硝酸氨和硫化氢)。

2.暴雨或大量换水,施用消毒剂后。

3.蓝藻、裸藻、金藻等有害藻类影响。

治疗:

1、保持水体的稳定性,经常用EM菌王和超浓缩芽孢杆菌等活菌制剂保持菌相平衡和藻相平衡。使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5mg/L、pH值7.8-8.7,水色黄褐色,黄绿色或绿色。

2、中前期尽量选择药性温和的消毒剂进行常规消毒,如五加碘、十亩碘施用消毒剂切勿随意超量,施用消毒剂后24小时内保持溶解氧5mg/L以上,如发现中毒现象立即泼洒解毒百分百和绿水宝。

3、长期泼洒抗应激Vc和添加强化多糖等添加剂,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二、细菌性弧菌病

症状:

病虾活动力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食。最主要症状是附肢变红,游泳足和尾肢呈鲜红色。肝胰腺肿大变白,病死虾虾壳硬。镜检步足、须、尾扇的血素细胞扩散。病重者尾扇红色素结块脱落。

病因:

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

治疗:

1、外用:用水卫士全池泼洒。

2、内服:AB噬菌、维康。

三、病毒性红体

★白斑综合症

特点:病毒性红体发病快,死亡率高。如不及时治疗,损失很大,对虾发病时要准确诊断,切忌盲目施药。

症状:发病初期摄食减少,病虾在池边缓慢游动,体色微红,脱壳困难。甲壳易剥开且不连真皮,甲壳很脆。头胸甲有圆点状白斑,白斑分散不彼此连接。肝胰腺肿大,充血、糜烂。镜检色素细胞扩散,彼此连在一起,甲壳上白斑呈规则形状。

病因:白斑病毒感染,继发感染弧菌。

治疗方法:

1、强毒性白斑:

外用:使用百草精华全池泼洒。

内服:强化多糖+肝复苏-T连喂五到七天,每天二次,重者每天三次。

2、弱毒性白斑:

外用:上午EM菌王或超浓缩芽孢杆菌全池泼洒,下午抗应激Vc。

内服:强化多糖+肝复苏-T连喂五到七天,每天二次,重者每天三次。

四、软壳红体

症状:

病虾有急性和慢性症状表现

急性:

空肠空胃,食料缓慢减少,濒死虾体色呈鲜红色或茶红色,发病前期病虾与正常虾外表区别不大,但急性软壳红体一经出现,将在短期内达到死亡高峰。此病关健在于脱壳过程中大量死亡。

慢性:

病虾非常虚弱,活力低下,甲壳变软,空胃空肠体表呈淡红色,尾扇游泳足变红,头胸甲易剥开且不连真皮,有时有连片白斑。

病因:

桃拉病毒(TSV)感染引起。

治疗方法:

a、下午降解宝全池泼洒。

b、第二天下午百草精华全池泼洒。

c、内服:强化多糖+肝复苏-T连喂五到七天,每天二次,重者每天三次

红体的成因是多样的,其防治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是最好的办法。一旦发生红体现象应当准确把握发病的原因,结合对虾的养殖内外因素,极早对症下药,同时,在治疗期间应当根据病虾的实际情况减停饲料以防浪费及污染水质,还应开足增氧机和施用液氧,确保充足的溶解氧。此外,病情稳定后,往往会伴随水体平衡被破坏,应施用EM菌王或调水精灵,以稳定水质。因此,只有合理、科学的防治,方能取得预期的养殖效益。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偏方
北京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voc.com/xdjzdzd/8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