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索瑶
整理:王玉兰
审稿:倪明珠李若洁
来源: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自颁布实施以来,大家规范了医疗机构中环境表面的清洁消毒,医院精密物表的清洁消毒呢?年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上,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索瑶主任通过介绍超声检查中超声探头及耦合剂的清洁消毒方法,医院精密物表消毒的新思路给予了启发。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的密集场所
医院病菌来源于病人、医护人员、环境物表、空气等。
?物表消毒,刻不容缓
污染的物体表面是导致院内感染的直接原因之一,环境消毒对控制感染暴发有潜在性的贡献,可以减少或杀灭环境中的细菌,如MRSA、VRE、艰难梭菌等,医院获得性感染。
?医院精密设备物表消毒
(一)以超声检查为例,先认识耦合剂:
1、何谓耦合剂?
在做超声检查时,探头与病人皮肤之间的空气将阻碍超声波传入人体,为获得高质量的图像,需要液性传导介质来连接探头与病人体表,此介质即耦合剂。
2、使用耦合剂目的?
“阻断”作用,充填接触面之间的小空隙,避免微量空气影响超声穿透。
“过渡”作用,减小探头与皮肤之间的声阻抗差,降低超声能量的反射损失。
“润滑”作用,减少探头面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使探头灵活滑动。
(二)作为超声检查必不可缺少的介质,耦合剂安全吗?
1、耦合剂无卫生指标:
新版《医用超声耦合剂》(YY-)替代版,增加对微生物要求:
无菌:无菌型产品应符合无菌要求;
微生物限度:非无菌型产品:细菌数每1g(mL)不得超过CFU;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mL)不得超过CFU;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每1g(mL)不得检出。
2、超声探头污染严重:
国内外都有大量的报道,超声探头细菌超标率几乎是%,染菌量在cfu/cm2~cfu/cm2;检出病原菌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和多重耐药菌包括MRSA、MRSE、产ESBLS革兰阴性菌株。
国外报道
国外LMoshkanbaryans等研究报告显示:超声探头、耦合剂、检查床单上携带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比率最高为33.8%。
医院三名新生儿罹患金黄色葡萄球菌脓皮病,调查结果证实为院内感染暴发,原因是超声波检查所使用的凝胶引起的交叉感染;
法国Jean-sebastienCasalegno等报告认为:生殖器HPV感染除经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外,医院的超声诊断设备交叉感染HPV,这一传播途径还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
法国巴黎:医院妇产科6例病人B超联用急诊室耦合剂导致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院感暴发。
耦合剂污染原因:操作人员将耦合剂倒入广口容器中以方便取用,经去除耦合剂容器后,无感染发生。
超声探头存在病毒污染:国外早在年就从阴超(直肠)探头上分离出人乳头瘤病毒(HPV)、疱疹病毒(HSV)和HIV等,甚至从季铵盐湿巾擦拭消毒后探头上仍然有21%的HPV检出。
国内报道
杨菊兰等报告共采集体检专用超声探头标本份,细菌污染阳性率%,分离的菌株中,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76.93%。
文献报道,国内某省2所医院连续发生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事件。感染原因是由术前超声监测胎心使用的耦合剂中污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所致,手术切口消毒又使用不合规范的PVP碘消毒剂。停用此种耦合剂后感染即得到控制。
医院在用的78个超声探头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表面细菌污染状况抽样检测,结果发现所检测超声探头均存在严重污染,污染阳性率及超标率均为%。
湖南省CDC陈贵秋采样监测情况:采集一级、医院超声探头标本共90份,细菌污染阳性检出率为%,其中细菌总数高达3.03×cFU/cm2,用卫生纸擦拭超声探头,对细菌的清除率均数为82.48%(42.68%~97.71%);耦合剂卫生质量检测结果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