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季节用药防治疾病指南3
Ⅲ、夏季疾病防治用药事项及方法
夏季气温22℃以上,如果气温25℃以下,将这个阶段称为初夏。气温25℃以上接近30℃时基本进入盛夏,在此期间,有些地区会有连续阴雨天气,俗称黄梅天。如果气温到达30℃以上,这个阶段为高温期。高温期常常会有暴雨出现,尔后有时有台风侵袭。由于台风和暴雨对养殖水质影响很大,常因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引发多种疾病,对水产养殖用药方面的影响也很大。
夏季水产养殖疾病防治的关键在于:管理好水质、掌控投饲节奏(防过量投喂更重要)、解决好黄梅天疾病防治问题、高温期的养殖安全问题和暴雨台风防应激等。
1、鱼塘用药关键点及方法
1.控制水质浓度与防病用药
(1)控制水质浓度是防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根据生产实践总结,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水色为淡绿色或黄绿色时,这样的水质不容易病发,较易于控制。当水透明度低于20厘米时,就要注意提高透明度。如水的色彩为浓绿色,此时如天气晴朗、池塘不缺氧时,用渔经强氯精~克/(亩?米)。定期用渔经底好片抛撒,改良底层的水质环境。
夏季鱼塘病发预知就看水质,当透明度10厘米左右时,鱼的健康状况不佳,水质发黑时,一定已产生出血病了,不超过3~5天一定会有大批量的死鱼产生。因此,当水色过老时就应进行解毒与清水。根据天气情况,阴雨天气用水质保护解毒剂克/亩全池泼洒。如果有缺氧的情况产生,运用靓水公斤/(亩?米)+颗粒氧~克/(亩?米),以四周为主抛撒。天气晴好,可以用好水素+渔经可乐,兑水泼洒。有时也可用2氧化氯解决问题。
(2)控制鱼类适度生长速度。不能连续不断地加料,必须有停顿期。注意添加抗氧化的鱼用多维宝、电解多维和保肝利胆的保肝宁和肝胆利康散。
2.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1)锚头鳋病诊治。清晨鱼塘水面上有鱼打水花,在食台可见鱼体有红点,可判定产生了锚头鳋病。此病多发、易发。
养鱼塘无虾蟹混养时,可用三锚净,按30毫升/(亩?米),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四周可以稍多用一些。此法一般3个月内不再复发。
对一般特种鱼类及混养有虾蟹类的鱼塘,应选用混特1号,按30毫升/(亩?米),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四周可以稍多用一些。过5天左右,再使用1次。
(2)车轮虫病或斜管虫病。清晨鱼塘水面上有鱼打水花,鱼体没有红点,有时可见鱼偶尔急速向前,俗称开飞机。基本可以判断为车轮虫病或斜管虫病。如果有条件,最好用显微镜检查一下更加稳妥。
可用纤车净克+混特1号20毫升/(亩?米),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或可以用健水乐克+混特1号20毫升/(亩?米),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也可用水稳克克/(亩?米),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
(3)指环虫病的诊治。清晨鱼塘水面上有鱼打水花,池周发现有鱼拱边。严重时,土池四周泥浆式混浊水。不要认为夏季水温在25℃以上就不会有指环虫,事实是即便30℃的水温,指环虫病依然有大量产生的情况。
一般建议使用藻指清克/(亩?米),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也可使用渔经水环克+混特1号20毫升/(亩?米),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
依照上述用法,一般第2天就可以明显好转。如果发现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说明用药或诊断出现问题,应及时复查。
(4)胞子虫病。
①体外胞子虫:第1天用精敌克/(亩?米),全池均匀泼洒,第2天用健水乐克/(亩?米),全池均匀泼洒;病情严重时第3天再用辛硫磷溶液20毫升/(亩?米),全池均匀泼洒。有虾蟹池改用:混特1号25毫升+健水乐克/(亩?米),全池均匀泼洒。
②鳃胞子及喉胞子:第1天用精敌+健水乐泼洒;第3天用B灭+渔经高铜泼洒(或辛硫磷)。用聚碘溶液或碘复消毒。内服,每40公斤饲料,用渔经孢克克+百部贯众散克,连服5~7天。
3.鱼类常见细菌病的防治
鱼类的细菌病首先来源于水质问题,过浓或倒藻等。判断病情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在清晨巡塘时,如果发现有鱼靠边游动,明显属于体质差、体发黑等。只要发现1条鱼有此种情况,就要马上检查,肯定用药方案。
在此介绍一种万能的用药方案,效果很有保障。渔经水吾克+愈血停克/(亩?米),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水质较浓的或病情较严重的,第2天重复1次。同时内服:新鱼血停克+三黄散克+大蒜素克,拌40公斤饲料,上、下午各1餐,连用3天。此法适合于细菌性出血病、各种烂鳃病、赤皮病、裂头病、泥鳅烂尾病、各种鱼的烂身等病症。
4.病毒性出血病及混合感染病防治
首先有一个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就是我们如何在养殖生产实践中比较容易判断出是不是就是病毒性病呢?作者在长时间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三点可供参考:
一看水质,水质不浓,透明度30厘米左右,淡绿色等正常好水色,通常是病毒性病。如果水质异常,可能是细菌性或与病毒性混感。
2看病灶,炎症很红,无浓液,无水肿,则为病毒性。
3看用药史,凡正常或基本正确使用抗生素,一点效果也没有,或继续有部份死亡,能排除营养缺少症的,可能是病毒性的。
(1)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根据症状,分为3类:①“红肌肉型”,以肌肉出血为主,同时,鳃瓣因出血过量而呈白色,肠内充满黄色粘稠物,体表无明显病变。②“红鳍红鳃盖型”,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和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③“肠炎型”,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肠道全部或局部为鲜红色。
用小蛋白制剂(渔经壹号)克拌饲40公斤料,每天晚饭投喂,连用5~7天。尔后如仍有部份病鱼,应按细菌性病内服。
(2)银鲫鱼鳃出血病。与细菌性出血病类似,鳃盖、鳍条、体表、内脏出血;病发池塘吃食额外旺盛;很少看到黑头(在池塘边游动的病鱼),很少能打到病鱼;病鱼打上来略微挣扎蹦跳,鳃部有鲜血流出(活病鱼很少,所以很少看到),死鱼捞上来水下一侧鳃盖上有血水淤积,出现出红斑样,当地称“美人斑”,这是最方便、最快捷的判断是不是鳃出血症状之一。
鳃出血的主要症状:体表有红斑块、鳃部血红色易流出,肠道内有黄水或成果冻状,开始病发时有零星死亡,继而数量渐增,吃食量不减。
大红鳃属于细菌性疾病,经常表现为鳃脓肿现象。
5.肝胆病的防治
当鱼养到夏季时,大多鱼的肝胆要产生病变。不过要注意的是只要产生出血病,其肝脏总是会被感染的,看起来都是肝胆病。这样的情况要注意先放开肝胆病不管,治愈了出血病后再行调理。不要将治出血病与肝胆病的药同时使用。
鱼类的肝胆病主要病因有3方面:
①饲料缺点,脂肪(油)过量添加或被氧化酸败而致,常表现为脂肪肝为初发情况,继而进一步病变。
②不正确用药,过量使用如敌百虫、阿维菌素等类药物,有的乃至用敌百虫内服,无疑使肝脏严重受损病变。
③水质或底质环境长时间处于不良状态而至。
防治方法:一是改饲料源,有经验的养殖者自行加工饲料基本没有肝胆病产生;2是规范化用药,不要把农药当作渔药使用,不要在饲料厂大量加工药饲料,更不要用原料药(主要是过量添加),凡用药后,均应使用电解多维及应激灵拌饲内服3天;3是
中科白癜风微博郑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