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消毒剂
大家是不是有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熟悉的是消毒剂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用品,如家中厕所、日常用品、餐具、皮肤伤口等都需要消毒剂进行处理。
陌生的是对于消毒剂我们了解甚少,比如消毒剂有哪些种类?家里常用哪些消毒剂?使用需要注意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
关于家用消毒剂的小贴士
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消毒剂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根据其杀菌作用的强弱,一般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三类。
市面上常见的家用消毒剂有哪些呢?
84消毒液
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5~6.5%。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地面、墙面卫生消毒。
注意事项: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遵照说明稀释以后才能使用。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如必须应用于衣物消毒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
3.保存时必须加盖和闭光,否则其有效成分HClO会分解,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能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生成氯气,而引起氯气中毒。
5.消毒剂具有一定腐蚀性,家长应妥善放置,避免儿童误服。
滴露、威露士
其有效成分是对氯间二甲苯酚,为咖啡色液体,其特点是遇水变成白色。对口腔、喉咙和胃部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可按说明稀释后用于衣物和家具表面的消毒等。
漂白粉
漂白粉是一种有较强氯臭的白色粉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常用于饮用水、杀菌卫生防疫、纸浆纱布等的消毒等。
碘酊
碘酊又称碘酒,它是对人体最无害的医用消毒剂,能杀死细菌、真菌等,常用于皮肤消毒、器械消毒。不过,要是伤口已经破裂则不能用碘酒啦。
甲紫(俗称紫药水)
用于皮肤和黏膜的化脓性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炎,也用于烫伤、烧伤等。
酒精
市面上常见的有75%的酒精和95%酒精,值得注意的是只有75%的酒精才适用于医疗消毒哦。75%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但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消毒剂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1.合理配置浓度:化学消毒剂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有消毒效果,浓度太低不能消除病原微生物,浓度太高可能对消毒对象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并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伤害。
2.严格规定时间:消毒剂只有作用一定的时间才有消毒效果,有的消毒剂杀菌作用快速,有的就较慢,不同的消毒剂和不同的消毒对象可能需要的作用时间是不相同的,要保证消毒有效必须让消毒剂与消毒对象作用一定的时间。
3.确保使用安全:目前市场上的多数化学消毒剂对人体和物品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消毒剂直接接触人体,万一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为安全起见,配制消毒剂时应该戴手套戴眼镜,避免小孩在场。
4.减少影响因素:消毒前应该尽量使消毒对象清洁,对餐饮具、家具消毒时最好先清洁后消毒。
5.坚持现配现用:多数化学消毒剂不稳定,特别是遇水稀释后,更易分解,须现配现用,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造成消毒液污染,消毒效果下降。
6.科学实施消毒:不同的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不同,不同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不同。一般家用消毒剂只是对一些常见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对一些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能没有消毒作用。因此,如果家庭中出现了传染病人,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采取消毒措施。
虽然家庭消毒剂在平时的居家生活中有很多用处
但是一定不能滥用和过度依赖家庭消毒剂
在这里,小编要强调的是,家庭也不能滥用和过度依赖消毒剂。 首先,家庭消毒剂对大部分病毒并不能起到杀灭作用:大部分引起儿童传染性疾病的病毒,如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的流感病毒等,家庭常用的消毒剂,乙醇(酒精)等并不能将其杀灭。 第二,皮肤接触只是病毒传播的一小部分途径,空气、飞沫才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因此,高温消毒、紫外线、干燥是最好的使病毒灭活的办法! 勤洗手、多喝水、常开窗、用品保持干燥和适当日晒,做好这些生活的小细节,才是有效预防疾病的关键。
本平台信息旨在进行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疗资讯传播及咨询服务。由于不能代替面对面诊疗,具体医疗诊断和治疗方案建议您前往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