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用的消毒剂用法,你知道吗?碘酒、碘伏的区别与禁忌你知道吗?
碘酊俗称碘酒碘酊是含碘、碘化钾及乙醇。外用用于皮肤消毒,但应该使用75%酒精进行脱碘,要不然会烧伤皮肤。使用碘酒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大面积使用碘酒,以防大量碘吸收而出现碘中毒。
2.一般不使用于发生溃烂的皮肤。3.对碘过敏者,外涂可致过敏,偶见发热及全身皮疹,碘过敏者禁用。
4.碘酒不宜与红汞(俗称红药水)同时涂用,以免产生碘化汞而腐蚀皮肤。
5.新生儿慎用碘伏俗称聚维酮碘碘伏是碘络合物,即络合碘,是有机碘,是一种消毒防腐药,它对于大多数细菌包括霉菌都有杀灭作用,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治疗烫伤,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
医院一般用于手术前消毒手;手术前皮肤消毒;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阴道手术前消毒和阴道炎治疗等。烧伤、冻伤、刀伤、擦、挫伤等一般外伤用碘伏消毒效果很好。
由于它刺激性小、较之碘酒、酒精疼痛轻微,易于被病人接受,而且用途广泛,效果确切,基本上替代了酒精、红汞、碘酒、紫药水等皮肤粘膜消毒剂。医院广泛使用,但非医务人员对碘伏的了解还不多,医院开一些诸如红汞、碘酒、紫药水备用。碘伏不但消毒防腐效果好,它是一种淡棕色溶液,擦在身上,不会因此污染衣物。鉴于碘伏以上种种优点,家庭中备一点碘伏作为应急是必要的。
碘伏常用的浓度是1%;用于皮肤的消毒治疗可直接涂擦;稀释二倍可用于口腔炎漱口;稀释十倍可用于阴道炎冲洗治疗。碘伏属中效消毒剂,杀菌作用迅速,低毒,对皮肤、黏膜无刺激,适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此外,还可用于医疗器械的一般性消毒。
注意事项碘伏是外用药,禁止口服。碘伏稀溶液毒性低,无腐蚀性。但稀溶液不稳定,需要在使用前配制,避免接触银、铝和二价合金,因为对金属有腐蚀力。禁止与红汞等拮抗药物同用。碘伏原液应该室温下避光保存。
注意消毒伤口时,勿与红汞合用,否则会产生有毒的碘化高汞,对皮肤有强烈刺激。
安尔碘其成分包括有效碘、醋酸氯己啶和酒精,属强力、高效、广谱的皮肤、粘膜消毒剂。
常用于口腔炎症消毒杀菌,伤口与疖肿消毒,肌肉注射前皮肤消毒,还适用于伤口换药及瓶盖、体温表消毒。
注意安尔碘对粘膜和伤口有一定的刺激性。甲紫俗称龙胆紫-紫药水为氯化四甲基副玫瑰苯胺、氯化五甲基副玫瑰苯胺与氯化六甲基副玫瑰苯胺的混合物。甲紫溶液为其乙醇、纯化水的1%溶液。
属于三苯甲烷类染料消毒剂,能与微生物酶系统发生氢离子的竞争性对抗,使酶成为无活性的氧化状态,而发挥杀菌作用。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白念珠菌、表皮癣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革兰阴性菌和抗酸杆菌几乎无作用。本品毒性小,对组织无刺激,且能与坏死组织凝结成保护膜,起收敛作用。
可用于表浅创面、溃疡及皮肤感染,如小面积烧伤、湿疹、疱疹、咽喉炎、鹅口疮等。
注意z注意1.紫药水不宜用来涂擦化脓性伤口,一则形成的保护膜会使伤口脓液流不出来,从而向深部扩散,加重感染;二则脓液、蛋白质等可降低其效力。
2.紫药水虽多外用,但它也是一种可以内服的药物,所以在涂擦嘴唇和口腔溃疡时,不要担心紫药水会被吞下而中毒,咽下少量的紫药水对健康无妨碍。
3.因为紫药水与红药水或碘酊(碘酒)一起使用时容易发生化学变化,会使其疗效明显降低或完全失效,所以它们之间不能混用,即涂擦过碘阿或红药水的创面不应再涂抹紫药。
4.紫药水不能放在日光直接照射的地方,不用时应注意把药瓶盖拧紧,以免引起药物变质。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双氧水具有氧化作用,但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3%,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过3—5分钟就恢复原来的肤色。当它与皮肤、口腔和黏膜的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立即分解生成氧。这种尚未结合成氧分子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细菌接触时,能破坏细菌菌体,杀死细菌。2%~3%的双氧水经常会作为冲洗药物而应用于口腔医学。例如口腔内科的根管治疗术,在扩大根管时,双氧水经常与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一起交替使用。同时,双氧水也是冠周冲洗的必备药物之一。由于口腔内,绝大部分的感染是来自于厌氧菌,因此,双氧水由于它的产氧作用,在口腔临床医学上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
苯扎溴铵酊苯扎溴铵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作用较强,对绿脓杆菌、抗酸杆菌和细菌芽胞无效。能与蛋白质迅速结合,遇有血、棉花、纤维素和有机物存在时,作用显著降低,对皮肤无刺激性。
用于手术前皮肤表面消毒,易着色。
注意事项:
1.为外用皮肤消毒药,切不可内服。2.不得用塑料或铝制容器贮存。医用酒精医用酒精的成份主要是乙醇。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用医用酒精来擦洗
伤口,以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药店买到的酒精有:
75%和95%两种浓度,这两种浓度的酒精用途是不一样的。
95%的酒精常用于擦拭紫外线灯。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如按摩时将少许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因为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其挥发性还能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症状缓解。但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使表皮散失大量的水分。
注意:1.不要长时间用75%的酒精消毒,因为同种消毒液长时间的运用可能会造成菌体对此的耐抗性,因而减低甚至失去灭菌的效果导致不必要的错误。
2.仪器的消毒可以与苯扎溴铵交替使用,而直接用于人体可以与碘酒交替使用。
3.酒精易燃易挥发,贮存及使用酒精时远离火种。医学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