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发布了这样的一条消息:
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近期发生麻疹疫情,18日起,县城五所小学和所有幼儿园放假15天。今天早上,一名来自丰宁的年轻母亲向我们发来了这样的疑惑:
我们调查了一下,确实如这位母亲所说:在丰宁,由于“麻疹疫情”引起的恐慌,正在丰宁地区的朋友圈内弥漫。
丰宁的麻疹疫情,到底有多严重?
最新的消息:截至17日,当地已经确诊例麻疹病例。目前,麻疹新发病例明显下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中午,我们咨询了承德卫生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这次的麻疹疫情在可控范围,情况远没有谣言夸张,希望公众不要恐慌。
疹究竟是什么病?该如何预防?如果接触了麻疹病人又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来好好了解麻疹吧,让我们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
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近期发生麻疹疫情,县里采取多种措施防控疫情传播扩散,从今天(5月18日)开始对县城内5所小学放假15天。
记者从丰宁县卫生局了解到,从2月底到5月17日,丰宁已确诊麻疹病例例,其中,小学和初高中生22例,其余散发人群96例。
丰宁卫生局农村基层卫生管理股股长张含冀告诉记者,为彻底控制疫情发生,丰宁县成立专门组织积极应对疫情。对县城小学和幼儿园内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和一个月内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的学生集中接种麻疹疫苗。目前接种率已经达到91.2%。对散居儿童及社会有接种要求的人群在疾控中心实施定点接种。因为疫苗接种后一般产生抗体在7-15天左右,目前,丰宁县城小学和所有幼儿园放假两周。
丰宁县教体局教育股股长张建明说:“我们安排各学校对假期的学生安全、假期作业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放假期间还安排老师定期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学习方面的指导。开学以后,我们还将安排学校以适当的方式补回学生落下的课业。”
目前,麻疹新发病例呈明显下降趋势,麻疹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学生和家长情绪基本稳定。
河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管理所副所长张富斌建议,还没有接种疫苗的易感人群,特别是儿童、婴幼儿,应尽早到当地疾控部门进行疫苗接种,有效防控;此外日常要注意卫生,做好通风;麻疹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可以看出,丰宁确有麻疹疫情暴发,但绝对没有“那么夸张”。由于麻疹可防可控,所以不必恐慌。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很容易实现传播。其传染性很强,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当两周的潜伏期过后,开始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并且流清鼻涕,这时的症状与重感冒很相似。除了一点,就是麻疹会出现一个特异症状,叫Koplik斑,这个斑点会在发热后出现在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也就是脸蛋近下颌部位的口腔侧,这个斑点约1毫米,灰白有红晕。出现Koplik斑后的1~2天会开始出疹,疹子会在耳后和颈部先发,慢慢往下发展。同时,体温可能会升得更高,一般约有40~40.5℃。当麻疹的特征出现时,医院诊治。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但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或免疫失败,加之初免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且表现出以下特点。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学龄儿童,成人偶有发病。成人麻疹中毒症状较重,发热多在39℃~40℃,有麻疹黏膜斑,半数患者皮疹有出血倾向,常伴有嗜睡等症状,但并发症较少,预后良好。
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皮疹以斑丘疹多见,亦可有其他形态皮疹。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出疹顺序先从四肢出现,逐渐向胸背呈向心性发展。
麻疹以10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季节,普种麻疹疫苗后,发病季节后移至每年3~5月份。
少数人患第二次麻疹,多见于发生第一次麻疹后的两年内。由于第一次出疹时,年龄较小或其他原因,未能激发机体产生足够持久的免疫力,因而遇麻疹野毒株时,便会再次感染发病。我国的麻疹免疫策略是婴儿8个月初次接种麻疹疫苗,7岁复种,疫苗的有效保护期大概在7年左右,所以,8个月以内的婴儿及14岁以上的青少年风险最高,是麻疹高发的两个年龄段。但是,一般人在保护期内,会接触到麻疹的野生毒株,接触以后由于疫苗的保护作用没有消失,症状会很轻或者不显示。但这些野生毒株又再一次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时抗体的强度和有效期会变得更长,最终可能不再发病。但从未接种过疫苗的幼儿患麻疹的危险就很高,同时发生并发症(含死亡)的危险也最高。麻疹是造成全球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年估计约有14.57万人死于麻疹,其中多数是5岁以下儿童。没有接种过疫苗或没有接触过这种病毒获得免疫的人都可以被感染。采用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及时接种疫苗是保护儿童健康的关键,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无效。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所以4~6岁或11~12岁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入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成年人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发烧、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医院诊治,并建议主动到发热门诊就诊,并戴上口罩。如果被诊断为麻疹,应根据医嘱住院或居家隔离休息和治疗,防止将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家人或同事。如果与你有密切接触的朋友、同事或家人感染了麻疹,那应该寻求卫生防疫人员的帮助,考虑是否接种应急麻疹疫苗。QA什么是麻疹?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麻疹如何传染?经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通过患者打喷嚏、咳嗽和说话时传出的分泌物传播此种病毒。麻疹疫情常在冬春交替季节发生。新鲜事儿提醒:挤地铁挤公交的上班族们都戴上安全有效的口罩保护好自己。麻疹病毒在体外可存活多久?麻疹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算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和一般消毒剂都没有抵抗力。在阳光下或空气流通环境中半小时就失去活力;在室温下仅存活2小时,56℃时30分钟即被破坏。能耐寒不怕冻,4℃可存活5个月,零下15℃能存活5年。所以总是冬春季节出来发作。什么人易得麻疹?人群普遍易感。凡未患过麻疹又未接受过麻疹疫苗预防的人,一旦接触麻疹病人后,90%以上发病。以6个月至5岁小儿的发病率最高。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从母体获得抗体,故不易感染麻疹。成人多因在儿童时期患过麻疹而获得持久免疫力。如果儿时未感染过麻疹病毒,到成年甚至老年,一旦感染依旧可以发病。近几年,麻疹发病率的高峰年龄已由幼儿向年长儿及成人推移。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其原因可能为此时期气候干寒,人的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及人们在室内活动增多,接触密切,有利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如何有效预防被传染麻疹?(一)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二)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三)保护易感人群:1.主动免疫: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2.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如果不幸被传染麻疹怎么办?专家解答:如果家里有成员被传染麻疹,家中护理应该注意对患者进行隔离,室内及时有效换气,避免传染他人。饮食上以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主;及时补充水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皮肤清洁等。家中其他人也应带上防护口罩,屋内常通风换气,暴晒被褥,消毒日常用品,科学防控,平稳度过危险期。你了解麻疹疫苗么?麻疹疫苗系用麻疹病毒减毒株接种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后冻干制成。麻疹疫苗接种后,一般情况下个体可以得到有效保护。但也根据受种者年龄及个人体质的不同而异,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称为免疫无应答(或免疫不成功),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有可能被感染。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约为85%,即个受种儿童有85个会产生免疫力,在18月龄复种时血清抗体阳转率约为95%。完成2剂次接种者,血清抗体阳转率可能达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卫生部指出,对人群而言至少95%的人有抗体才能产生人群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对个体而言,通过强化免疫再次接种麻疹疫苗,可以使未接种麻疹疫苗或接种后免疫无应答的孩子增加产生抗体的机会,降低感染风险。需要强调的两点是:首先,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多次接种麻疹疫苗不会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第二,接种麻疹疫苗既是对个体的保护也是对群体的保护。所以:多次接种也无需担心。家长有权利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预防麻疹的机会,也有义务为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作出贡献。当然,疫苗接种需要家长知情同意,如有发热等身体不适、禁忌症等情况可缓种或不接种麻疹疫苗。哪些情况不适宜接种麻疹疫苗?1.妊娠期的妇女。2.对青霉素和鸡蛋有过敏史或类过敏反应者。3.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病质和恶性肿瘤等。4.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5.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麻疹疫苗终身免疫的说法对么?答案是:不是终身免疫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打麻疹预防针的主要目的,是让这些毒性很弱的病毒进入人体并使之产生抗体。如果人体内还存在对麻疹的抗体,那末这种极弱的病毒就被身体中残存的抗体中和,因而使人体不能产生抗体,这样就起不到预防麻疹的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小儿由母体中带来的麻疹抗体要到出生8个月以后才完全消失,所以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时间应安排在出生第八个月以后。接种麻疹疫苗后,最早12天血中会出现抗体,1个月时抗体达高峰,2~6个月后血中的抗体逐渐下降,但仍维持在一定水平,使人们不会感染麻疹。这种抗体一般维持10~12年,部分儿童于4~6年后抗体就全部消失。抗体消失后的人群又成为新的易感人群,因而造成麻疹的流行。故接种一次麻疹疫苗不能获得终生免疫。专家认为,针对成人中麻疹流行状况和婴儿中麻疹发病提前的新情况,需考虑调整原有的免疫程序。如大、中学生和青年人群进行麻疹疫苗的复种;在麻疹爆发期间,除了接种疫苗外,与麻疹病人接触的易感者还应注射免疫球蛋白。育龄妇女增加一次麻疹疫苗接种,可使母传麻疹抗体阳性率从21.43%提高到90.91%,并减少新生儿麻疹的发病率。出过麻疹的小孩由于体内已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除极个别的孩子第二次患麻疹外,绝大多数不会再得麻疹病。因此,凡出过麻疹的孩子就不要再接种麻疹疫苗了。别怕。
专家表示: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只要预防得当,就没什么大问题。正如文章开头所说:麻疹可防可控,没有必要为此而恐慌。
加油!——与君共勉。
消除皮肤白癜风白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