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爱尔兰学者指出,不同的煮饭方法,将影响米饭中的砷含量。(美联社)
星岛环球网消息:身为以米饭为主食的东方人,就算没煮过饭,一定也看过别人煮饭!但是大家能想象,平时习惯的煮饭方式,竟然会让砷中毒的机率大增吗?
《中国时报》报道,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QueensUniversityBelfast)的马哈尔格教授(ProfAndyMeharg),在BBC电视节目《相信我,我是医生》(Trustme,Imadoctor)中比较三种煮饭方法。
第一种:两杯水煮一杯米,把水与米留在锅里或电锅煮至所有水分干透;
第二种:五杯水煮一杯米,当米饭煮熟后,把多余的水分倒出;
第三种:将一杯米用水浸隔夜,第二天把水倒掉,然后用第二种方法煮熟。
结果显示,第一种方法煮熟的米饭中,砷残留物最多,第二种方法煮熟的米饭,砷残留物减少至43%;最后一种方法煮出来的米饭,砷残留物减少至18%。
由于砷是存在于泥土和水源的自然物质,它会出现在食物中,但通常分量微少,对人体影响有限。
不过,米饭的砷含量比其他谷物类高10至20倍,主要原因是稻米普遍于水田中种植,这样使砷容易进入米饭。
科学界对砷的安全标凖有不同看法。欧洲联盟则把无机砷(inorganicarsenic)列为第一级致癌物质。
近十多年有关米饭的砷含量过高的研究或报道不时出现,因此BBC节目《相信我,我是医生》找来专家探讨这个食物安全疑虑。
马哈尔格教授研究米饭和米饭产品数十年,他经常进行测试,他在节目中讲述有关他的观察:印度香米(或称巴斯马蒂米Basmatirice)的砷含量比其他种类。糙米(Brownrice)比白米含有更多砷,因为糙米带壳。
《相信我,我是医生》节目认为,减少人体吸收砷的物质,可用第三种煮米饭的方法。而婴幼儿方面,由于米浆经常用于制造婴儿食品,英国食物标凖局(FoodStandardsAgency)建议家长不要给五岁或以下幼儿食用米浆代替奶品。
赞赏